上海交通大学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0年01月10日17:2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月10日电 今天,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是上海交通大学1949届造船系的校友,与今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都来自同一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同时,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交大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三代造船人情系海洋强国梦

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110教研室,是交大编号第一的教研室,也是现在的船舶设计研究所,一直从事开创性的高技术船舶和装备研发,曾开发过“胜利二号”钻井平台、首艘大型双体客船“瑞昌号”等船品,也研制出“天鲸号”“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他们立足优势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产学研用,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杨槱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这个教研室走出了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已经103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国内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以及他们身后一批批年轻团队。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大国重器,筑梦深蓝。老中青三代人身上一以贯之的是永恒的海洋精神,他们共同追逐的是同一个海洋强国梦。

63岁那年,杨槱当选为造船界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了把海洋强国的精神传承给年轻一代,耄耋之龄的他仍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帆船史》《轮船史》《人、船与海洋的故事》等6本科普图书。

谭家华在现场考察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近年来,谭家华领衔的项目组共设计大型绞吸挖泥船60余艘,年挖泥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年产值超过百亿人民币。这批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成为我国疏浚行业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船舶设计研究所现任所长何炎平也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翘楚,主持设计了世界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腾”,是高校首位“船舶设计大师”。

2018年起航开赴远海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海旭”号绞吸挖泥船已经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它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它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该船的核心设备: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新海旭”的成功,也标志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并形成了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总装建设和配套设备建造的完整产业链。

海洋强国梦,不止属于杨槱、谭家华、何炎平三位,也不止属于交大船海系。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与兄弟单位合作,默默用近20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几代人用实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又一项技术,让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和制造从跟跑到开始领跑世界,并且还带动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的大海洋学科布局

当前,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进一步守住海洋这一块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成立70周年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2013年,上海交大成立海洋研究院推动上海交大海洋科学学科建设;2018年8月,与国家海洋局二所共建海洋学院和极地深海技术研究院开展极地与深海技术装备研发、试验和应用,大海洋学科群布局逐步完善。

在海南三亚崖州湾建设深海重载作业装备海上试验场及陆上配套设施,在山东建设海洋智能装备演进中心,推动实验室研究走向实海实测。建设 “全链条、一体化”的集成攻关大平台,解决深海重载作业装备难点技术。

我国第一座3000米半潜钻井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海龙号无人潜水器 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研制全海深无人遥控潜水器,形成系列无人遥控潜器批量建造能力,为各种类型科考、海洋探测服务;研制海底采矿机器人,完成产业化样机研发,支持我国企业形成产业化能力;建设海底信息网布防装备,完成工程化样机研制,支持相关部门和企业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转变成果产出方式,聚焦科学研究与方案设计向融入甚至带动产业发展转变。

上海交大积极进行大海洋学科的谋篇布局,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推动着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建设,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前行。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