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外貿發展韌性生長 上海鬆江轉型開辟一片新天地

2025年11月13日09:35 |
小字號

外貿發展韌性生長,龍頭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合作,衛星互聯網產業、6G產業正在崛起

“突圍”鬆江轉型開辟一片新天地

一箭18星刺破蒼穹!剛剛過去的10月,鬆江企業垣信衛星運營的“千帆星座”第六批次衛星成功發射。

“十四五”期間,鬆江錨定“先進制造業發展集聚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先行區、現代化新城建設樣板區、鄉村全面振興示范區”轉型發展目標,全面吹響“攻堅戰突圍戰”號角。正在崛起的衛星互聯網產業、6G產業等等,把鬆江推上一個新高度。一旦突出重圍,就是一片新天地。

從“單打獨斗”到“集群出海”

鬆江的突圍,始於外部環境變化與內部結構矛盾的雙重壓力。

外資和外貿企業是推動鬆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貢獻了鬆江區60%以上的規上工業產值和80%以上的外貿進出口額。然而,隨著成本上升、國際競爭加劇,人力密集型代加工模式陷入瓶頸。疊加“十四五”期間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鬆江必須擺脫之前的路徑依賴,在突圍中探索發展新路徑。

這種“突圍”,是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必然,也是鬆江自身積極應對挑戰,化被動為主動的主動選擇。區領導表示,之所以稱之為“突圍”,是因為這種轉型不是局部修補,也不是某個領域的技術突破或項目攻堅,而是從“單點突破”到“整體躍升”的質變。

“十四五”期間,鬆江外貿出口呈現出百花齊放、多元發展的景象。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的形式與深度上,還在於地區政策支持、產業布局以及內外聯動等多個維度展現出的活力與韌性。眼下,鬆江區的移遠通信、正泰電器、保隆科技等龍頭企業,依托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戰略平台,通過自身在技術、品牌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合作,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集群出海”的轉身。

創新土地二次開發模式

針對區域內產業轉型的深層次矛盾,鬆江著力推動發展理念、產業結構、財政管理、工作推進機制、治理模式等“五個轉型”,系統謀劃整體突圍。

一度,鬆江招商引資的瓶頸就是產業用地“天花板”,有時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些優質項目離開。鬆江區下定決心盤活低效用地,以園區高效治理與二次開發作為突破口﹔注重統籌協調,強調戰略戰術,在目標設定、政策配套、資源投入、進度把控上形成“一盤棋”格局,為突圍攻堅提供制度保障。

近期開工的重點產業項目繁楓新能源,就是在新招商理念下“搶救”回來的好項目。該項目曾長期在九裡亭街道設立銷售總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需要生產空間,街道難以承載。在區招商引資項目流轉與財力共享機制統籌下,九裡亭街道獲悉繁楓新能源想在上海投資建廠、擴大產能的意願后,第一時間上報區級部門,再由全區“一盤棋”統籌,將項目落到洞涇鎮,稅收按相關比例由街道、鎮分成,激發多方積極性。在區級部門統籌下,九裡亭街道與洞涇鎮高效聯動,幫助企業一周內完成選址、環評等流程。

“店小二”堅持不懈破局

眼下,鬆江這場轉型突圍戰正走向更深層次的突破。

面對2025年上半年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沖擊,鬆江外貿發展依舊呈現“觸底回升、韌性生長”的總體特征,區裡的“店小二”們功不可沒。

以出海培訓會為例。一大批企業組團揚帆海外,但大多都是新手,別說發展海外供應鏈和打開市場,就連簽証、語言、合同等都是現實問題。為此,鬆江區經委、區商務發展中心連開五期“揚帆雲間”護企出海培訓會,並根據企業訴求分為歐洲專場、東南亞專場、日韓專場等,內容干貨滿滿。培訓會上,鬆江區千方百計邀請“各路神仙”與出海企業面對面溝通,反響一場比一場好,企業出海熱情高漲。

最近,鬆江產業項目“多証齊發”模式成為新常態。比如,上海新陽半導體材料生產、研發和總部項目,從正式立項到拿地開工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土地收儲調規的關鍵階段,區裡工作人員深夜11點50分仍在上傳文件,凌晨還在聯系工作。”新陽企業負責人說,這種“事不過夜、馬上就辦”的務實做法,體現了政府部門為企業服務的決心。

一個地區,打贏突圍戰的關鍵在於激發“人”的潛力和積極性。對許多鬆江干部來說,奔波忙碌已成為一種常態。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李成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