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金山:“十四五”以來累計落地20個投資總量超十億元項目

2025年11月13日20:10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11月13日電 (記者龔莎)11月1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實干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二場,圍繞“著力打造現代化轉型新高地,持續建設‘三個百裡’上海后花園”主題,金山區委書記劉健介紹金山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

劉健介紹,金山區地處杭州灣畔,是上海的西南門戶,既是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區,也是鄉村振興先行區。“十四五”以來,金山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南北轉型”戰略要求,以“轉型新發展 塑造新形象”為主線,著力撕掉“化工即污染”“農業即落后”“遠郊即末梢”的舊標簽,努力打造現代化轉型新高地、“三個百裡”上海后花園,走出了一條以產業轉型為核心統籌空間轉型和治理轉型的新路子,轉型塑形取得階段性成效。

第一,五年轉型塑形,產業發展呈現向好向新的勢頭。金山區全力頂住外部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壓力,著力克服化工產業周期性影響,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上,推動發展質效持續提升、發展后勁不斷增強。202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00億元,人均GDP達到2.15萬美元。

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作為制造業大區,全口徑規上工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纖維材料、無人機、光電傳輸新材料等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化工新材料入選全市首批“市區協同”千億元級產業集群。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由“十三五”末的0.8:67.4:31.8調整為現在的0.6:58.5:40.9,特別是去年以來規上服務業快速增長、預計年均增速達62%。

重大項目蓄勢增能。堅持招大引強,累計落地投資總量超十億元項目20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4個。伴隨著上海石化全面技術改造和提質升級項目正式啟動、雷克薩斯新能源項目落地建設、阿裡雲華東智能算力中心建成運營、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順利開園,新的發展動能加快積蓄,為“十五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活力迸發。高新技術企業增長39.5%,專精特新企業增長375.3%,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實現翻番,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增長近11倍,技術合同成交金額增長7.7倍,上海灣區科創城初具形態、已落戶相關企業近千家。

低效產能加快退出。累計完成低效用地提升4367畝,撬動投資約40億元,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65%。最新一輪工業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結果顯示,企業畝均稅收、畝均產值較第一輪(2019年)分別提高了53%、33%。

第二,五年轉型塑形,鄉村振興彰顯先行示范的氣象。金山區錨定市委賦予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行區的目標定位,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用好背靠超大城市的獨特優勢,著力走出具有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特點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

產業特色日益彰顯。先正達全球植保中國創新中心、節水抗旱稻國際策源中心、中科荃銀分子育種中心等一批農業科技項目落地建設,花開海上生態園、漕涇水窠新增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先后獲國家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等榮譽,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21%、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在全國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指數評估評價中位居全市前列。

鄉村風貌越來越美。廊下鎮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通過中期評估,呂巷鎮“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扎實推進,“滬派江南”特色村落風貌保護傳承試點在金首發落地,新增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12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3個(創建率均居全市第一),成為本市率先入選國家首批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的區。

農民收入持續提高。成功入選全國首批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試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4%、高於全區經濟增速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

第三,五年轉型塑形,民生保障突出優質普惠的特征。金山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著眼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推動民生社會事業發展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迭代升級。

教育發展能級得到提升。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獲學士學位授予資格,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基本建成,上海現代化工職業學院、上海健康護理職業學校、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相繼落地,“1+4”高等職業院校體系基本形成。華二金山實驗學校正式投用,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

健康金山建設全面推進。瑞金醫院金山院區、市公衛中心應急醫學中心落地建設,金山醫院新住院樓、新建疾控中心投入使用,連續4年入選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宜居安居水平持續提升。舊住房成套改造5.02萬平方米、舊住房修繕260萬平方米,新增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1.1萬套、各類人才公寓1.1萬套。

區域交通網絡更加健全。市域鐵路南楓線金山段開工建設,滬杭高鐵、滬乍杭鐵路金山段即將開工,G228二期、G320二期建成通車,獲評全市首家“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第四,五年轉型塑形,城市治理詮釋精細高效的內涵。金山區堅持精細思維、下足繡花功夫,著力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全面完成第三輪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乘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創建數位居全市前列,成為全市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區,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保持在全市前列。

生產安全更加受控。上海市油氣管道應急救援中心、國家危化品應急救援上海基地啟動建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深入實施。

基層治理提質增效。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連續15年位居全市前列,榮獲全國平安建設最高獎項“長安杯”,蟬聯“全國文明城區”稱號,成功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在回顧“十四五”、謀劃“十五五”過程中,轉型發展是金山現代化建設的“華山一條路”,起始於金山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和碳谷綠灣局部地區整體轉型,升級於2021年市“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南北轉型”戰略布局,經歷了一個由“被動轉”到“主動轉”、由“局部轉”到“全面轉”、由“戰術轉”到“戰略轉”的過程,已經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步伐,特別是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運營為金山后續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將迎來動能提質、發展增效、能級提升的攻堅階段,需要金山區不懈努力、接續奮斗,打贏打好轉型升級的攻堅戰。

面向“十五五”,金山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錨定“兩區一堡”戰略定位,進一步深化落實“南北轉型”戰略要求,緊扣“轉型攻堅增質效 聚勢育新提能級”,著眼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加快建設創新智慧的活力灣區、綠色韌性的美麗灣區、文明宜居的幸福灣區,著力提升產業競爭力、科技創新力、要素支撐力、城市軟實力,做優做強新興產業承載功能、科創成果轉化功能、毗鄰聯動門戶功能、都市鄉村復合功能,努力打造成為上海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后花園、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