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長假,去上海鄉村“撒點野”
滬郊推出各類極具特色農事節慶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假日文旅新體驗

下河摸魚,進棚捉雞,在熱氣球上品咖啡,在稻田畫裡比個“心”……這個長假,不少市民游客到天高地闊、稻浪滾滾的滬郊去散散“班味”。
上海有著廣袤豐富的郊野空間,最近,滬郊推出了各類極具特色的農事節慶活動,為市民游客提供兼具休閑愜意與本地風情的假日文旅新體驗。
新玩法
旅游最怕人太多。各遠郊文旅部門充分結合自身環境資源和地域優勢,用地域廣度稀釋客流密度,借助各類極具郊野特色的活動,提供“熱鬧但不擁擠”的文旅場景。
雲淡天高,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長假期間,2025年上海旅游節第28屆旅游風箏會在奉賢海灣旅游區國際風箏放飛場舉行。繪著江南水墨的軟翅風箏、融入非遺剪紙的創意風箏、拖著長尾的巨型風箏陸續升空,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去“追風”。
“看!我們的哪吒飛起來啦!”10歲的小游客胡宸豪一邊拽著線軸拉著“小哪吒”風箏奔跑,一邊興奮地回頭朝著他媽媽大喊。不遠處,幾張年輕的外國面孔格外引人注目。“穩住,慢慢放線!”來自塔吉克斯坦的金龍是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大一新生,正在同伴的指導下第一次將風箏送上天空。“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放風箏,感覺非常棒!”
位於崇明區橫沙鄉豐樂村的海島藝術田園裡,滾滾稻浪隨風起伏,不同顏色的水稻交織錯落,勾勒出層次分明的遼闊大地景觀。不少市民游客登上瞭望塔,俯瞰120畝稻田畫,在塔頂用“比心”的姿勢拍照留念。
“從2018年起,我們就啟動了稻田畫項目。今年稻田畫裡有火箭升空、紅旗飄舞、哪吒大戰敖丙等圖案,契合國慶又充滿童趣,小朋友們特別喜歡。”橫沙稻田畫設計師閆偉興告訴記者,近年來,橫沙鄉將創意農業與休閑旅游相結合,稻田畫“引流”作用明顯。
享農趣
長假裡,一場場農事體驗、趣味農事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都市白領脫下西裝皮鞋、卷起袖子褲腿,盡情感受郊野之樂。
金秋時節,一幅豐收畫卷正在青浦區練塘鎮徐徐展開。全鎮青綠茭葉舒展如畫,一根根“水中人參”在田間茁壯成長,一年一度的茭白節正在進行中。本屆茭白節特設“茭香盛宴”板塊,茭白比薩、茭白鮮肉月餅、茭白烤雞等創意美食香氣扑鼻,惹人食指大動。
“捉雞要慢慢來,別著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位於崇明區陳家鎮的瀛東度假村內,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夾雜著畜禽扑騰翅膀的聲音——原來,園區特設了“草雞島”——一個獨立安全的捉雞區域,裡面放養著數隻生態土雞,市民游客可徒手或使用網兜,在規定區域內體驗捉雞樂趣。
牛奶和蘑菇很常見,但親手擠牛奶、採蘑菇,對許多人來說仍是新奇事。在嘉定,瀝江生態園推出了“擠牛奶”農事體驗,讓不少人喜出望外。“原來牛奶真的是擠出來的,感覺很好玩!”來自青浦的楊清越小朋友興奮極了。在青浦趙巷,一個名為“綠色蘑方”的智慧農創園內,一隊小朋友挎著小籃,全神貫注地採著蘑菇。“圓溜溜的是香菇,細長的是金針菇,軟乎乎的是蟹味菇……”園區工作人員一邊講解各種蘑菇種類,一邊教孩子們如何採摘。“快樂就藏在泥土裡!最近我們開啟了大客流接待模式,園內各個點位都有工作人員疏導,隻為給‘蘑菇發燒友’提供更好的體驗。”“綠色蘑方”負責人蘇慧敏介紹說。
多留客
為了讓更多市民游客停留更長時間,不少地方設計了別出心裁的活動,期待人們意猶未盡、盡興而歸。
在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正在舉行“紅花節”,園內以紅花與紅葉為主題,加上秋季水杉林紅黃兩色點綴,呈現出“秋韻紅花”的森林美景。近期,森林公園推出了露天燒烤、篝火露營、帳篷垂釣等活動,力爭把更多市民游客留在崇明。
在上海市最西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鄉約江南”村游護照正式亮相,一本護照串聯起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的“吳根越角”風景線,417公裡的路程上,45個特色點位像散落的珍珠,市民游客跟著護照即可感受和美鄉村的江南畫卷。
這個長假,浦江郊野公園奇跡花園人氣高漲,以“奶龍的花花宇宙”為主題的2025上海奇跡花園國際藝術花展正在進行中,近2萬平方米的奇跡花園還換上了奶龍版限定新裝,市民游客既可邂逅高達10米的“太陽花奶龍”,也可俯身走進花毯,與奶龍一同享受片刻閑暇。據統計,從10月1日至3日11時,浦江郊野公園客流量達3.45萬人次,同比增長37%。(記者 茅冠雋 杜晨薇 黃勇娣 沈思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