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國婦嬰奉賢院區先診療后付費 縮短40%就醫時間

2025年09月18日17:42 |
小字號

國婦嬰奉賢院區運轉三周年

“先診療后付費”

這一創新舉措縮短40%就醫時間

“聽隔壁王阿姨說,國婦嬰現在可以先看病,回家后再一並支付費用,方便多了。”家住奉賢南橋的李阿姨前幾天在和鄰居閑聊中得知,家門口的醫院開通了“先診療后付費”服務,“這樣一來,看病挂號、檢查過程中不用多次往返排隊付費了,我這個年紀,一個人也能搞定”。

自2022年9月至今,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奉賢院區已運行三年,作為五個新城中首家建成啟用的三甲專科醫院,國婦嬰積極探索婦幼健康新技術、新理念,為新城民眾筑牢健康保障網。今天,國婦嬰奉賢院區在啟用三周年之際正式開通“先診療后付費”便民服務。這項主要針對“一老一小”群體推出的便民就醫舉措,可縮短患者40%的平均就醫時間。

“婦女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近三年來,醫院不斷織密婦幼健康關愛網絡,加速優質婦幼診療服務資源擴展和延伸,竭力保障新城居民的健康需要。”國婦嬰院長、黨委副書記王玉東說。

自啟用以來,國婦嬰奉賢院區就新城的婦幼健康醫療保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三年內累計接診門急診患者突破100萬人次,分娩新生兒逾2萬名。

另悉,被稱為“為援助中國人民進步事業而獻身的‘三個志願軍’”之一、加拿大國際和平主義戰士、國際著名外科醫生蒂爾森·萊孚·夏理遜先生雕像,今天在國婦嬰奉賢院區正式落成。

1938年,宋慶齡創辦的保衛中國同盟開創“國際和平醫院”項目,彼時,夏理遜來到中國從事醫療救治工作。1946年,他受宋慶齡的委托將醫療物資運往國際和平醫院。1947年1月物資運到時,他卻因過度勞累和凍傷獻出生命。1952年,宋慶齡在上海親自創辦的國婦嬰接過“國際和平”的旗幟,將戰火中淬煉的國際主義精神轉化為守護婦幼健康的永恆使命。

因歷史原因,夏理遜的遺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下落不明。直到1987年,在中國福利會和國婦嬰團委的努力下,最終在河南開封找到了夏理遜的遺骸並安放在烈士陵園內。1988年1月,由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夏理遜大夫紀念碑”在國婦嬰徐匯院區矗立。

國婦嬰黨委書記劉志偉說:“此次夏理遜先生雕像在奉賢院區落成,也是希望再次詮釋‘國際和平’的厚重內涵——既是戰爭年代跨越國界的國際主義堅守,也是和平時期醫者對生命平等的承諾。”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黃楊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