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54件/組珍貴信物,“魯迅與郁達夫”展明起開放

2025年09月17日19:06 |
小字號

“魯迅與郁達夫”展明起開放

54件/組珍貴信物勾勒知交圖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郁達夫烈士逝世80周年。明起,由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攜手舉辦的“風波浩蕩足行吟——魯迅與郁達夫”展覽將向市民開放。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五樓臨展廳,隨著魯迅真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重要展品上牆,這個彰顯兩位作家各自精神世界和鮮明個性的新展已經准備就緒。

此次展覽分“同鄉·平行”“相識·並肩”“重聚·摯友”“離別·緬懷”四個單元,以魯迅、郁達夫在外求學、北京相識、上海重聚、人生晚景為時間節點,以54件/組珍貴信物為經緯,勾勒兩位革命文學家的知交圖卷,歷史照片、圖注說明和文獻記載的結合,以圖証史、以物敘史。

魯迅和郁達夫,同為浙江出身、日本留學,又都是知名近代文學家,種種原因讓他們在1923年相見后即結為知己。魯迅對郁達夫贊賞有加,關懷提攜,寄予厚望。郁達夫對魯迅推崇備至,無論是在與魯迅生前的日常交往中,還是在魯迅逝世后的紀念文字中,從不掩飾欽佩、景仰之情。

魯迅和郁達夫在生活、工作領域中的交往很深,展廳中使用了大量日記、出版物史料,記錄二人交往、合作的溫暖細節。其中,魯迅、郁達夫合辦的雜志《奔流》成為展覽空間的設計靈感,雜志顏色和獨特字體形成鮮明風格。1928年6月20日,魯迅與郁達夫合編的《奔流》月刊創刊,由北新書局發行。魯迅和郁達夫對此投入相當的精力和心血,截至1929年12月,15期總共刊發145篇文章,其中郁達夫發表12篇文章,魯迅發表22篇譯文、12篇編校后記、1篇凡例。

展品中,魯迅、郁達夫的珍貴手跡尤為引人注目,18件/組書信、手稿、書法類藏品中,不乏知名度很高的作品,如魯迅寫於1932年的《贈柳亞子(自嘲)》就包含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郁達夫手稿亦有重磅亮相。2019年,郁達夫作品《她是一個弱女子》手稿曾拍出897萬元。展覽中,不僅可以見到郁達夫作《贈魯迅》手跡,還能看到早期出版的各版本《她是一個弱女子》。在《贈魯迅》中,郁達夫寫道:“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群盲竭盡蚍蜉力,不廢江河萬古流。”1932年4月由湖風書局出版的一本綠色封皮《她是一個弱女子》在當年5月郁達夫夫婦拜訪魯迅時贈送給了魯迅。展覽同時展出魯迅《答客誚》、魯迅致章廷謙信、周作人致錢玄同信、郁達夫致許廣平信等手稿真跡,並為參觀者提供釋文,介紹寫作背景。

溫暖的細節流淌在一件件展品中,1930年1月的《魯迅日記——日記十九》中記道:“九日晴。……與廣平以絨衫及圍領各一事送贈達夫、映霞,賀其得子。”1936年8月,郁達夫得知魯迅患病,特地到滬探望,並贈以《閑書》。魯迅告訴郁達夫自己的“病狀”,“想於秋天到日本去療養”,郁達夫“輕輕說到了同去嵐山看紅葉的事”,這是兩人最后一次見面……

部分展品印証了當時的文壇“公案”,頗有價值。1928年初,郁達夫參與創辦的創造社與太陽社在大力提倡“革命文學”時,對魯迅及其他一些進步作家採取了排斥乃至猛烈攻擊的態度,雙方展開了一場持續兩年的“革命文學”論爭。魯迅、郁達夫參與其中,以文章作武器,與不同見解的作家進行筆戰。主辦方整理了這段時間的歷史資料,梳理“革命文學”論爭的前因后果。在電子屏幕上點擊期刊,參觀者就能了解不同作家的觀點。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施晨露)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