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上海歌劇院版九月將開啟上海大劇院全新演出季

2025年08月20日16:37 |
小字號

《法爾斯塔夫》開放排練日

上海歌劇院版將開啟上海大劇院全新演出季

9月5日至7日,威爾第留給后世最后的杰作《法爾斯塔夫》,將為上海大劇院2025—2026演出季拉開大幕。2016年,《法爾斯塔夫》作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重磅巨制,在上海大劇院首演。暌違九年,該劇將由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執棒,由中外優秀藝術家與上海歌劇院歌劇團、合唱團、交響樂團及舞劇團共同演繹。

昨天,劇組敞開排練廳大門,許忠說:“這部具有世界水准的藝術精品,正是我們在雙方演出季中希望奉獻給觀眾的金秋樂禮。對於中國演員而言,攀登這座‘珠峰’的挑戰是巨大的,不僅要唱得精准,更要深入語言的骨髓,吃透每一個音節、每一處節奏轉折背后的喜劇密碼,這也是我們提前開放排練的初衷,讓大家看到歡笑背后的汗水與匠心。”

《法爾斯塔夫》是歌劇巨匠朱塞佩·威爾第在80歲高齡時寫下的封筆之作,從莎士比亞的喜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與歷史劇《亨利四世》中汲取靈感,描繪沒落騎士約翰·法爾斯塔夫在溫莎小鎮上演的荒誕又充滿煙火氣息的人間喜劇,與其另一部悲劇巔峰《奧賽羅》並稱為他藝術生涯晚期的“雙子星座”。

《法爾斯塔夫》中密集的快速宣敘調、急口令般的歌詞,對演員的意大利語功底、吐字清晰度、喜劇節奏感和氣息控制力提出近乎嚴苛的要求。威爾第編織了層層疊疊的三重唱、四重唱乃至最終的十聲部賦格終曲。在法爾斯塔夫這一角色身上,威爾第以超然的幽默,探討了衰老、欲望、虛榮與寬恕,包裹著對人性深刻洞察的哲理內核。

“《法爾斯塔夫》是聲樂技巧的終極試金石,更是人性百態的顯微鏡。威爾第放下悲劇的沉重,以更輕盈、更迅疾、更精密的音符構建一座充滿笑聲卻也充滿哲思的高山。”許忠說。2016年,上海歌劇院力邀英國新銳導演哈裡·費爾及其創意團隊創排《法爾斯塔夫》,以其顛覆性的當代視角引發轟動。

此次擔任復排導演的上海歌劇院副院長張慶新尊重原版導演創意,優化細節,“這個版本將故事從伊麗莎白時代穿越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個社會變革、觀念碰撞、充滿活力的時代背景,讓莎士比亞筆下的溫莎小鎮離我們更近。但基於唱段和唱詞需遵從原版的原則,這一版首演中的個別舞台表演及調度,對於中國觀眾而言可能會有些‘跳戲’。這些問題正是這次復排的重點之一。”

本次《法爾斯塔夫》復演,上海歌劇院匯聚中國、意大利、西班牙的頂尖歌唱家。男中音歌唱家、梅花獎得主孫礫飾演法爾斯塔夫。上海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曉英飾演劇中核心女性角色艾麗斯·福德。這也是她時隔9年再度飾演這個角色。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諸葛漪)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