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普陀“透明物業”破冰實驗:數字能否破解社區治理之困?

2025年07月17日16:27 |
小字號

“物業過度透明可能引發隱私爭議。”“透明化就能獲得居民信任嗎?”“老人怎麼看得懂復雜的系統?”

日前,在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一場會同區委社會工作部、區數據局、區房管局以及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浦江數鏈、吾安物業、思亮信息技術等十四個相關單位的座談會開展,就如何建設居民滿意的“透明小區”展開激烈討論。

這場座談會的背后,是普陀區黨建引領物業治理的一次破冰探索。一個月前,《上海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發布,其中一項重點任務是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健全“6+N”信息公開機制,包括公開服務合同、公開收費標准、公開收入明細等等。

而現在,普陀區選擇香山苑小區作為“透明物業”首個試點,試圖深化探索數據賦能社區治理之路。

為何是香山苑?

這個1998年建成的小區曾深陷治理泥潭:新一屆業委會換屆后三個月便集體辭職,原物業因虧損和信任危機退出,居委會代為履行業委會職責至今已近兩年。“當時小區是即將癱瘓的狀態。”曹楊新村街道香山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戴敏潔回憶。為此,居民區在區級部門和街道支持下重新甄選物業公司,而吾安物業的數字化管理平台“立馬訂”讓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的后台,可以清楚看到每天的物業服務內容。”戴敏潔說。

香山苑

轉機就在於此,吾安物業帶來的數字化管理系統“立馬訂”將保安巡邏、保潔清掃、設施維保、綠化養護“四保服務”全部記錄在案。春節嚴寒突襲時,戴敏潔剛轉發防凍通知,物業5分鐘內就發來三天前已完成的管道包扎照片。更關鍵的是,當業主質疑“樓道根本沒掃”,系統即刻調出某日某時的保潔記錄,矛盾當場化解。今年6月,吾安物業憑借半年服務成效,業主大會高票通過續聘方案,物業費同步上調,多層從0.98元/㎡提升至1.2元/㎡,高層從1.5元/㎡提升到1.75元/㎡,成為該區域“質價雙升”的典型案例。

透明化的兩難博弈

“我們現在就要做‘立馬訂’的2.0版本,將后台的數據公開給居民。”吾安物業總經理助理石瑜彬表示,這不僅是落實《上海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的要求,更是物業公司順應時代、主動變革的體現,旨在破解老舊小區日益凸顯的矛盾。她解釋道,數據透明化能直接回應“信任危機”——“攤開來清清楚楚,做了哪些工作一目了然”﹔同時,也能讓物業成本無法覆蓋的實情被正視,為未來實現“質價相符”奠定基礎﹔此外,公開數據本身也是對物業工作的有效監督,“讓管理更規范”。

技術提供方上海思亮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康正寧向記者展示了2.0系統設計的37個核心數據維度,涵蓋維修基金使用明細、公共收益收支、業主物業費收繳情況等關鍵信息。

吾安物業帶來的數字化管理系統“立馬訂”

然而,透明化的邊界隨即引發討論。座談會上,高校專家肯定了用數字工具來賦能物業服務質量提升是一條值得深化探索的路徑,同時提出,需要取得公眾信任,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康正寧提出了技術對策——運用區塊鏈確保數據不可篡改。“這不僅能解決居民對真實性的疑慮,也為審計監督提供了可靠憑証。”舉例而言,系統將直接對接停車管理系統,每一筆停車費的收取都將依托區塊鏈技術實現源頭可溯、真實透明。未來,還將持續開發物業治理的應用場景,更好地助力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

“透明小區”能跑通嗎?

目前2.0系統正在根據座談會意見修改,重點優化維修基金賬戶展示,區分商品房與售后房的分賬戶明細等。石瑜彬透露,若測試順利,系統將於9月上線試運行。

各方態度鮮明:吾安物業主張“早公開早主動,這是時代洪流”﹔專家提醒“技術不能完全替代人本關懷”﹔街道反饋“老年人的數據操作能力也必須考慮到位。”

座談會現場

更大的考驗在治理邏輯層面。普陀區房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全區老舊小區佔比較大,還有很多小區物業費比較低,“透明化不是終點,關鍵是讓居民看到質價相符”。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普陀區在積極推進黨建引領“雙業紅”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推動“三駕馬車”高效能協同,“物業服務”高品質提升,用“數字賦能”進一步提升物業治理水平。

無論挑戰如何,普陀區這場始於香山苑的探索,正為“透明物業”治理尋求可行路徑。從政府部門到企業,從專家學者到社區居民,各方目標高度一致:提升物業治理服務水平,提高百姓滿意度,增進居民幸福安康。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