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聚焦前沿賽道,超前布局孵化“核爆點”

2025年07月10日09:02 |
小字號

上海聚焦前沿賽道,12家高質量孵化器已培育36家“億元級”企業

超前發現超前布局孵化“核爆點”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WOD世界制造業數字化大會上,語核科技榮獲WOD熵鑰獎“數字化標杆獎”和“創新技術獎”。這家2023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小企業,憑借自主研發的智能體數字員工,已與上海儀電、中遠海運重工、唯捷創芯等大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用基於大模型的智能體改造企業的業務流程。

語核科技是奇績創壇上海校友中心孵化的企業。作為首批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之一,這家“校友中心”聚焦大模型賽道。“我們是入駐奇績創壇上海校友中心的第一家公司,也是奇績創壇投資的一家非典型公司。”語核科技創始人翟星吉說。

上海聚焦大模型、光電量子、智能傳感、人形機器人、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新興產業和前沿賽道,推動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目前,12家高質量孵化器已孵化出36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36家估值超億元的企業。

對基礎研究項目超前孵化

《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培育實施方案》於2023年發布以來,市科委會同相關部門和區持續布局、遴選和培育高質量孵化器,引領全市各類科創載體轉型升級。

截至今年5月底,12家高質量孵化器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在孵企業300多家,另有儲備創業項目330余個,其中超前孵化項目40多個。今年1—5月,上海高質量孵化器的營收達6500萬元左右,同比增長15%,其中專業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51%,是全市科創載體平均水平的2倍﹔在孵企業總營收超6億元,研發經費投入超5億元。

“上海高質量孵化器建設主體的民營(含混合)佔比很高,達到75%。運營團隊市場化程度較高,偏重新技術和新模式孵化,甚至是超前孵化。”市科委成果轉化處處長張勵說。所謂“超前孵化”,是指孵化器關注細分賽道發展的新趨勢,跟蹤基礎研究項目,從論文和知識產權入手,實現超前發現和超前布局。這種孵化模式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在科研團隊創立企業前,進行概念驗証,驗証科研成果的技術可行性和市場可行性﹔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從儲備項目中挑選所看好的項目,支持團隊創辦企業。

入選首批上海市高質量孵化器的中科創星(上海)就擅長超前孵化。中科創星是國內最早開展硬科技投資和孵化的專業平台之一。近日,這家投孵聯動平台完成了對原集微的兩輪早期投資。原集微由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研究員包文中創立,研發制造原子級芯片和異質集成技術。今年4月,復旦大學周鵬和包文中聯合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他們制備出世界上集成度最高的二維半導體處理器“無極”,未來有望取代傳統硅基芯片。

早在這篇論文發表前一年,中科創星投資人就在跟蹤復旦團隊,與科學家探討二維半導體處理器的商業化可能性,同時跟進實驗進展,評估這項基礎研究的轉化前景。

完成概念驗証后,中科創星決定投資這個項目,並協助包文中組建了創業團隊。6月13日,原集微二維半導體工程化驗証示范工藝線在浦東啟動,有望在全球率先實現二維半導體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生態集聚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從高質量孵化器的整體布局看,上海強調生態集聚效應,將它們建在所屬產業的頭部區域。如生物醫藥產業的3家高質量孵化器——飛鏢創新研發中心、莘澤“智星港”、復星新禾都建在浦東,人工智能產業的3家高質量孵化器——“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奇績創壇上海校友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都建在徐匯。這種布局有利於提升區域創新濃度和產業要素密度,打造上海先導產業創新“核爆點”。

在浦東,以3家高質量孵化器為重點,30家科創載體已形成“創新藥械孵化集群”。它們與張江大科學設施、20多家專業技術平台、8家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聯動,持續優化產業創新生態,使浦東近年來年均新增生物醫藥初創企業100余家。

6月26日,莘澤“智星港”與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2025生命健康科技概念驗証大賽在浦東啟動。這是國內首個以“行業科技概念驗証”為切入點的大賽,為建設概念驗証平台提供了一種新模式。大賽有望遴選出更多優質的生物醫藥創業項目,讓它們落戶浦東、快速成長。

在徐匯,3家高質量孵化器聯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阿裡、騰訊等諸多科研機構和大企業,為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提供算力、語料、應用場景等全方位支持,打造以西岸濱江、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為雙核心的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讓翟星吉感慨的是,入駐奇績創壇上海校友中心后,語核科技除研發外的其他工作——法務、財務、人力資源等幾乎都由孵化器“代勞”,使創業團隊能集中精力研發產品。這家孵化器通過專業技術平台接入算力資源,入孵企業可隨時申請使用。

“我們的第二個客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就是孵化器幫我們談下來的。”翟星吉告訴記者,“這家研究院對我們開發的數字員工感興趣,但他們是住建部直屬科研機構,很難與初創企業簽約合作。就在我們覺得要談崩的時候,漕河涇出面擔保,終於讓我們獲得了‘中字頭’的客戶。”

未來,高質量孵化器的生態集聚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在閔行,以“大零號灣”高校院所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為基礎,政府部門將在高端裝備等領域布局建設若干高質量孵化器,聯動大學科技園,推動前沿顛覆性技術和成果加速產業化,打造創新轉化孵化“核爆點”。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俞陶然)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