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首個“跨境電商+產業帶”落地虹橋

2025年07月10日09:32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打造外貿增長新引擎,上海首個“跨境電商+產業帶”落地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虹橋“跨境電商+產業帶”先行區7月9日揭牌,截至目前,先行區已引進跨境電商上下游企業130家,包括60家跨境電商企業和一批物流、代運營企業等,目前入駐企業出口交易額為16.09億元,交易單量達1069.1萬單。

202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提出,鼓勵各地方結合產業和稟賦優勢,創新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上海作為全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第一檔”城市,規模已從十億級躍升至千億級。其中,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態勢迅猛,進口單量和銷售金額連續數年佔全市一半以上。

記者獲悉,上海首個“跨境電商+產業帶”先行區,將以跨境電商賦能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時尚美妝、健康休閑、工業品五大特色產業帶,培育民族自主品牌,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打造競爭發展新優勢。

“跨境電商+產業帶”的模式,為跨境電商企業高需求的共性問題帶來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紫桐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去年11月落地大虹橋,主要從事家居類和廚房用品類的跨境電商業務,目前每天的訂單在5000單左右,處於高速發展期。“大虹橋跨境電商的相關政策集中,對我們太有幫助了。”公司副總經理黃愷指的是“海運清單”。

原來,以往很長一段時間,跨境電商的小包裹都以空運為主,極少能走海運。作為先行區的運營公司,上海虹橋寰球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啟鋮介紹,如今先行區與上港集團、上海跨境公服共同突破了“海運清單”落地難的問題,上港集團還在大虹橋設立了上海海運跨境電商運營中心,並在碼頭專門搭建了海運清單的監管場所,保障貨物通關及查驗。

對企業來說,這一模式可以大大降本增效。黃愷介紹,他們走的是跨境電商9810模式,得益於“海運清單”,出境貨物與回籠資金不僅能一一對應,還能享受國家的一些退稅政策,同時在合規性上也大大降低了風險。

活動現場,上海跨境公服、上港集團振東分公司、虹橋寰球跨境電子商務、弘躍供應鏈開展虹橋“跨境電商+產業帶”先行區前置集貨倉項目合作。其中,虹橋“跨境電商+產業帶”先行區前置集貨倉通過物流企業、港口和政府三方合作聯動,依托與港口貨站、海關對接可溯源信息化系統,降低入港查驗率,提高企業通關便利化,構建高規格長三角物流集貨中心。

未來,先行區將依托上海航運樞紐優勢與長三角產業帶資源,推動“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產業帶選品—跨境電商運營—海外倉配送”全鏈條服務體系,多維度、全鏈路的助力企業降低出海成本、培育自主品牌,為全國跨境電商與產業帶融合提供可復制的“上海方案”,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邁向新台階。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