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市教委等部門對學校體育活動時間再做加法

2025年07月01日09:16 |
小字號

市教委等部門對學校體育活動時間再做加法

體育活動2小時會擠壓學習嗎?

日前,上海市教委等部門發布《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之前的“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於一小時體育鍛煉,倡導學生每天參加校外體育鍛煉一小時”到“全面落實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並基本在校內完成”,若干措施對學校體育活動時間再做加法。

問題隨之而來:學生一日在校時間是固定的,在現有的課時規定下,學校體育課程時間是否會有所增加,如何做好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平衡協調?家長最關心的是:會不會擠壓文化課的時間,“讓位”給體育課?

2小時活動時間從何而來?

其實,新政對於2小時“綜合體育活動時間”是有明確規定的:“學校可根據實際,統籌用好課后服務時間、大課間活動時間、學生自主活動時間等,對課程進行靈活安排、合理實施,以保証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基本在校內完成。”換句話說,就是在現有的課程時間裡,做好“整合”,確保學生在學校能有充分時間“動起來”。

在這方面,黃浦區董家渡路第二小學在這學期進行了大膽創新:每個課間的休息時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搭配30分鐘的課間大活動及每天一節體育課,全校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超過140分鐘。每個課間多出來的“5分鐘”,都是學校在不增加學生在校時間、不佔用其他課程的基礎上,精心計算設計而來的。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原院長季瀏認為,“過去是學校內運動不少於一小時,校外運動一小時,現在是要求基本在校內完成,並且對體育課、體育活動和大課間都有時間要求。家長可能會關心,這樣做加法會不會擠壓語數外的課?現在文件都具體到數量:包括每天70分鐘左右的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大課間,另外還有不少於40分鐘的體育鍛煉活動,學校只要參照執行就可以了。”

體育老師不夠怎麼辦?

落實若干措施的要求,配足配強體育師資力量是關鍵。文件給出了解決方法:建立學科教師“一崗多能”帶練體育活動培訓和認証體系,讓有一定專長或基礎的學科教師指導體育社團或興趣小組活動、組織體育鍛煉及賽事活動,同時推進學校設置教練員崗位和兼職教師制度,這些都是解決體育師資的有益探索。

楊浦區教育局副局長曾除非介紹,楊浦將舉辦“非體育學科教師運動技能系列培訓班”,挖潛具有體育興趣愛好的年輕教師和導師,對外邀請區體育部門教練、上體大研究生等進校園實施“課后社團服務”,緩解師資不足的困境。

上海市教委人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五年,上海市中小學新招聘體育教師3102名,目前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各學段體育教師配備充足,已達到新政策的要求。上海市教委還支持鼓勵中小學規范聘請退役運動員、教練員等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體育教師,深入推進“體教融合”。

如何讓體育活動真正“出汗”

充足的活動場地,也困擾著不少“小場地”中心城區落實政策的難題。

黃浦區教育局副局長金羿介紹,黃浦區地處市中心,在空間利用上,學校向內挖掘,上天入地,將碎片空間轉化為運動場域。向外拓展,整合區域資源,體教融合建立體育場地資源信息庫,讓學校運動會、體育課有更多場地選擇。

季瀏介紹,除了“2小時”的數量,若干措施對質量也提出了要求,因為僅僅有數量是不夠的,“文件強調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讓體育課、體育活動都要‘出汗’。”文件還強調運動安全保障制度。“以前,學校體育活動為什麼不能‘高質量’,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安全問題的考慮。對抗性的、有強度的體育課不敢開。文件針對現實的安全問題的考慮提出了一些辦法,為學生購買安全保險、配備心肺復蘇設備,這樣能解除學校和家長的后顧之憂。”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龔潔芸)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