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你︱上海:凝“新”聚力,激活紅色動能

“沒想到,黨群服務中心這麼酷!”
在嗶哩嗶哩擁有270萬粉絲的UP主“籽岷”創作的《黨群服務中心12小時》視頻彈幕區,這條評論獲得上千點贊。這部紀實短片,正是這家互聯網企業黨委創新黨建“矩陣工作法”的生動縮影。
上海是互聯網、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企業的聚集地。黨建,不能“缺席”這樣的新興領域和活躍地帶。近年來,在中共上海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上海互聯網企業黨組織深度融合行業特性,將技術基因注入黨建肌理,藍色微光、厚“得”載物、圓周率、矩陣工作法、“橙”心向黨……一系列兼具互聯網特質與黨建內核的創新品牌應運而生,織密了黨在互聯網領域的組織網絡,逐步構建起具有示范價值的互聯網黨建“上海范式”。
近期,人民網記者走進這些創新探索出極具行業特色黨建品牌的互聯網企業,探尋其凝“新”聚力、激活“青春動能”的“紅色密碼”。
穿梭街巷的“輕騎兵”,變身社區服務“多面手”
穿梭城市街巷的騎手群體,正以黨建引領為紐帶,從城市服務者蛻變為社區治理的“新生力量”。在“大家的事兒商量辦”的共治理念下,騎手參與構建起居民生活便利、社區秩序優化、群體價值彰顯的多方共贏模式,讓奔波的身影成為連接城市治理“最后一公裡”的溫暖紐帶,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蓬勃活力。
全國亮明黨員身份騎手6000余人,黨組織50個,騎手黨群服務示范站點35個……走進餓了麼上海總部,黨建數據格外醒目。“餓了麼黨委聚焦覆蓋攻堅,夯實‘藍色微光’陣地,依托‘平台+物流商+站點’三級架構體系,在抓全網帶全鏈上下功夫,推動組織體系全覆蓋,織密建全黨建生態圈,積極助力新就業群體黨建覆蓋量質齊升。”餓了麼黨委副書記周星錄介紹。
“藍騎士”化身“社區俠”參與社區治理。餓了麼供圖
值得關注的是,新就業群體正從城市服務者投身到社會治理中。餓了麼堅持黨建帶群建,引導全體“藍騎士”在先鋒騎手志願服務隊帶領下深入社區,積極參與應急救助、食品安全、助老送藥、消防安全、反邪教等社會治理。行走在社區中的“藍騎士”已累計產生60萬次社區公益行為,涌現出眾多“社區俠”。
無獨有偶。在美團,鼓勵騎手在日常配送中成為城市治理的敏銳觸角。
路面坑窪、井蓋異常、違規充電……這些細微隱患通過騎手“隨手拍”直達管理部門,文明交通意識也在每一次的安全配送中強化。春節“寫春聯”、端午“包粽子”、中秋“夾月餅”,騎手們在活動中感受文化浸潤﹔七夕節,千名騎手餐箱貼上文明婚戀宣傳語,穿梭街巷間,成為弘揚新風尚的“移動宣傳欄”……美團黨委正著力點燃騎手的主人翁精神,引導其從“城市過客”轉變為“文明使者”。
黃寶妹奶奶化身騎手黨建指導員。美團供圖
如何讓奔忙的騎手黨員學習不掉隊?美團黨委的解法充滿巧思。
比如,榜樣課堂帶動學——“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寶妹奶奶化身騎手黨建指導員,讓紅色基因在新就業群體中深情傳遞﹔指尖課堂隨時學——依托騎手APP,將理論精華轉化為騎手們跑單間隙可隨時汲取的“精神食糧”﹔實景課堂沉浸學——在“三新”黨群學院,VR技術讓“中國精神”黨課觸手可及,騎手戴上設備,瞬間“置身”歷史現場。豐富多樣又契合實際的學習方式,讓騎手黨員們在“紅色加油站”中注滿新動能。
紅色基因遇上Z世代,互聯網青年黨建激活“潮能量”
當青年成為數字時代的主力軍,如何讓紅色基因在虛擬與現實交織的網絡空間中傳承?如何以黨建為紐帶凝聚青年群體的智慧與力量?
作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電商平台和線上潮流文化社區,得物APP服務超4億青年用戶。為了讓黨建工作在這群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中扎根,得物黨委提出“厚‘得’載物”黨建品牌。通過高管團隊帶頭學,打造“潮人研習社”“青春宣講團”,推出“紅色劇本殺”等多種活動,讓黨建工作變得生動有趣。
得物黨員參加主題黨日活動。得物供圖
在得物403名黨員中,“80后”佔比達到90%。“我們以‘黨建凝聚人才、人才引領創新’為根本,立足青年群體工作節奏快、思想活躍等特點,創新方式方法,高度重視培養年輕骨干力量,以‘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發展為黨員’的雙培工程為導向,大力發展高素質黨員。”得物黨委書記黃曉敏表示。
而在同樣年輕人眾多的互聯網游戲企業——波克科技,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有困難找支部、有困難找劉哥”。
生於上海、長於上海、壯大於上海的波克科技,歷經15年的發展,如今已擁有超1100名員工。這1100名員工,平均年齡隻有28歲,“90后”佔比達到83%。
“黨建活動如果對年輕人缺少吸引力,就很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身為公司黨委書記的“劉哥”,名叫劉忠生,是一名“70后”,也是這家互聯網公司中年齡最大的員工。看似“格格不入”,但他在企業中厚植家國情懷,在游戲裡融入紅色文化,以黨員的擔當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劉忠生深知,單純說教難以調動這些年輕員工參與黨建的積極性。於是,他從最基礎的員工服務做起,小到椅子螺絲釘加固,大到提供人才公寓,事無巨細,有求必應。同時,劉忠生還充分尊重年輕人喜好,舉辦配音黨課、電影黨課、行走黨課、劇本黨課等創意活動,讓黨建工作變得“潮”起來,讓互聯網青年愛上組織生活。
被網友親切喚作“小破站”“B站”的嗶哩嗶哩,匯聚了海量多元內容,從二次元動漫、鬼畜創意視頻,到硬核知識科普、潮流生活分享等,滿足了年輕人多樣化的興趣需求,深受年輕一代的喜愛和追捧。
2021年4月,嗶哩嗶哩黨委針對“常駐上海、以視頻制作為主且有影響力的”UP主黨員,成立UP主黨支部,他們中有科普博主、動漫創作者、游戲解說員等,這是全國首個互聯網平台企業創建的“UP主”黨支部。“成為自由職業者后,第一次參加線下組織生活,終於找到了歸屬感。”美食UP主“綿羊料理”坦言。
2023年,“我在B站上黨課”活動現場,復旦大學一位教授的屏幕瞬間被彩色彈幕淹沒。這場由UP主黨支部策劃的活動吸引83萬網友實時互動,彈幕峰值達每秒2000條。
如今,主旋律傳播已在B站形成獨特生態。首頁“新征程”專區集中展示黨建內容,上線兩年播放量突破12億次。其中黨史動畫《血與火:新中國是這樣煉成的》被年輕人稱為“最燃歷史課”,《覺醒年代》混剪視頻被“這才是頂流偶像”彈幕刷屏。
把黨建嵌進業務“肌理”,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內核
在互聯網浪潮中,黨建不僅是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更是驅動業務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為頭部音頻平台喜馬拉雅,深刻把握黨建與業務的結合點,打造了“紅色喜馬”黨建品牌。“我們開辟了‘紅色頻道’,還創新探索了‘支部建在欄目上’新模式,成立了紅色頻道黨支部,從源頭上把控內容質量。”喜馬拉雅黨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其引入的《二十大報告實錄》等權威音頻內容,累計收聽量近3.4億次,讓黨的聲音傳遍千家萬戶。
喜馬拉雅紅色頻道
此外,喜馬拉雅還創設了主播培訓基地示范點,為殘疾人主播提供培訓機會,助力超過8000名殘疾人主播在平台上綻放光彩,用聲音傳遞溫暖與力度。這些生動的黨建實踐案例,不僅豐富了平台內容生態,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更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互聯網游戲企業愷英網絡則以“橙”心向黨為黨建品牌,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企業運營的每一個環節。面對游戲行業內容審核的嚴格要求,公司黨委成立“攻堅青年突擊隊”,黨員們沖鋒在前,嚴把意識形態關口,確保游戲內容健康向上。正是這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愷英網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實現了業務與黨建的雙贏局面,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愷英網絡“橙”心向黨品牌
“我們牢固樹立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一盤棋’思想,將黨建工作融入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據岩山科技黨委書記馬躍進介紹,作為一家以互聯網信息服務、人工智能技術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公司將“黨建如岩,科技如山”作為黨建品牌,強調黨建的穩固性與科技的創新性並重。
在岩山科技公司,黨委定期開設“科技創新培訓班”,邀請集團內部科技領域專家、同行業杰出企業家進行授課,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員工的業務能力,也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在黨建引領下,岩山科技正以穩健的步伐攀登科技高峰。
作為全國互聯網黨建的“試驗田”,上海互聯網企業以技術思維破題、用平台優勢賦能,讓“黨建紅”與“科技藍”深度交融。從騎手參與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到“Z世代”青年黨建的“潮能量”,再到黨建業務雙融雙促的“發展密碼”,這些實踐既織密了黨在互聯網領域的組織網絡,更塑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范式”。
面向未來,當黨建引領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底層代碼”,上海這片充滿活力的創新熱土,將持續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紅色動能,書寫更多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華章。(唐小麗、王文娟、葛俊俊、馬作鵬、董志雯、龔莎、陳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