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楊浦“人民城市文明風採”主題活動點亮城市文明

人民網上海6月27日電 (記者董志雯)6月27日下午,一場以“致敬好榜YOUNG 共建文明城”為主題的“人民城市 文明風採”主題活動在楊浦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活動以“文明搭台、百姓唱戲”的創新形式,集中發布了市民展演節目、創建為民實事項目以及百余個先進典型,生動展現了人民城市的文明風採。250余名區精神文明先進主體以及市民代表共同見証。
近年來,楊浦區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聚焦“城市精神的厚度”等六方面內涵,開展了“人民城市 文明風採”群眾性主題活動近300場,形成了熱在基層、熱在群眾的濃郁氛圍。其中,通過深入58個城市社區聽取市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重點培育了12個市民主演的原創節目:延吉新村街道社區工作者和大學生,將破舊涼亭改造為紅船閣百姓大舞台的實事項目,創作成了穿越情景劇《對話百年前》,展現了紅色文化的底蘊與傳承。四平路街道動員各小區的小朋友,組建了童聲合唱團,原本互不相識的孩子們,在課余排練由詩經改編的歌曲《豈曰無衣》,學習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拉近了鄰裡關系,成為了串門的好伙伴。長海路街道志趣相投的社區黨員、居民朋友組成了滬劇團,把垃圾分類、鄰裡互助等身邊的文明故事寫進歌詞,用地道滬語演繹新時代文明風尚,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這些由市民編排、市民表演的創新實踐,讓文明創建真正“活”了起來。
近年來,楊浦區扎實推進了53個“文明城區 創建為民”實事項目、100余個上海市文明單位“學思想 見行動”鮮活案例,把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到最基層,把建設最佳實踐地行動落實在第一線。其中,12個文明街區煥新升級的實事項目亮點頻頻,復旦大學人民城市研究院發現,通過回應市民需求、挖掘資源稟賦、凝聚文明合力,楊浦探索建設“治理功能完備”型、“生活功能提升”型、“文化功能凸顯”三類街區,讓美麗街景、治理圖景、生活場景有機融合,通過文明推薦官的沉浸式講解、實景式展示,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城市文明圖景。
兩年來,楊浦區涌現出了20位社會主義好人好事及20位提名、50家楊浦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及100名先進個人,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倪嘉輝事跡入選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楊浦榜樣,高舉“人民城市 文明先行”旗幟,詮釋了“創建為民、靠民、惠民”深刻內涵,向更多人傳遞了溫暖人心的榜樣力量。
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從群眾需求中生長出的創新實踐,正書寫著文明創建與城市發展的共生密碼。我們將繼續讓活動熱在基層、熱在群眾,讓市民在轉角遇見文明中,感受城市溫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