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置3年多 上海康新公路站P+R停車庫何時啟用?

建成已有3年多,卻一直處於閑置狀態,帶來資源浪費
康新公路站P+R停車庫何時啟用
“11號線康新公路站旁的P+R停車庫究竟何時啟用?”5月16日,浦東新區居民王先生再次致電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詢問。王先生稱,上述P+R停車庫建成已有3年多,一直處於閑置狀態,帶來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P+R即“公共交通換乘”。近年來,上海加快郊區軌交站點配套“P+R停車場庫”建設步伐,以方便市民開車前往軌交站點再換乘軌交線路出行。上海停車App顯示,目前上海已開放運營P+R停車場庫28個,新增至少500個P+R停車位也被列入2025年交通管理部門的工作目標。在這一背景下,康新公路站旁的P+R停車庫為何遲遲不投入使用?
車位上厚厚一層灰,但閘機亮著燈
記者從11號線康新公路站站台層的南側窗戶往外俯瞰,很難不注意到右側視野裡的一個3層的方形建筑,頂部有樹杈圖案裝飾。建筑沒有屋頂,地面上安裝了不少路燈,路燈下方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個劃設的白色停車方格,但上面空無一車。不難猜測,王先生所說的P+R停車庫就是這裡。
從地鐵站秀浦路南側自動扶梯下樓,眼前就是上述方形建筑。建筑位於秀浦路、康新公路路口,入口在康新公路上,秀浦路上的是出口,出入口均有不鏽鋼伸縮門攔著,無法入內。隔著圍欄看,建筑的底樓層高較高,整個空間被柱子分割為4個狹長的區域,地上寫有“發車位”“蓄車位”等字樣,柱子上則挂有“浦東公交”的宣傳牌。可見,底層被設計成公交站使用。入口的一塊藍色指示牌更清晰地顯示,進入后往左邊走,是前往底層的公交車蓄車位、發車位﹔而往右邊走,則是經由一條斜坡,前往位於二層和三層的P+R停車庫。
從伸縮門一側的縫隙,記者得以進入,並沿著斜坡上樓。來到二層,地上厚厚的灰塵顯示,這裡已許久沒有車輛前來停放。灰塵覆蓋下,白色的車位線都已模糊難辨。南側外牆半鏤空,打進來的雨水還積在地面上沒有干。或許因為雨水的長期浸泡,局部水泥地面已產生龜裂,個別區域還留有修補的痕跡。前往三層的通道裡,散落了不少飄進來的落葉。順著斜坡到達三層后,看到的正是從軌交站台上看到的情景。
建筑底層牆面上的銘牌顯示,建筑工程名為“軌交11號線康新公路站公交樞紐”。2015年的新聞報道中提到,這個規劃中的公交樞紐包含4條公交線路的首末站、有192個車位的P+R停車庫、有72個停車位的非機動車停車場等。后續的新聞報道顯示,該公交樞紐2018年啟動建設。銘牌上則顯示,建筑的竣工日期為2021年10月28日。
記者留意到,盡管沒有車輛停放,但出入口處閘機上的LED屏幕都亮著,走馬燈般滾動顯示著日期。這並不奇怪,康新公路的開市客浦東店2023年3月開店時由於人流密集一度停車困難,為緩解停車難,屬地交警支隊曾協調康新公路站的這個P+R停車庫以及緊鄰停車庫南側的空地作為兩個備用停車場,提供了1000余個車位。如今車庫雖已不再向超市的顧客開放,但這至少說明,P+R停車庫在2023年就已具備對外開放的條件。
需補充配套充電樁,預計下半年啟用
由於當時的設計中配套了公共充電樁,使得“未來康新公路站或將成為首個上海地鐵站點周邊配備公共充電樁的交通樞紐”,加上屋頂還配置太陽能電池板為建筑供電,因此,這一樞紐的設計方案當時被評價為“兼具前沿性和時代感”。在功能上,這一公交樞紐更被寄予厚望,建成后將作為完善軌道交通周邊公共交通設施的配套,實現綜合交通一體化。但由於遲遲未投入使用,11號線康新公路站的換乘目前以電動自行車換乘軌交為主,站點周邊電動自行車也停放得極為混亂,公交樞紐的出口幾乎被裡外三層的電動自行車堵死。
至今仍不能正常投入運營,原因何在?針對王先生的詢問,6月初,浦東新區城運中心答復稱,公交樞紐的整體項目建設已完成,正積極聯系市交通委進行P+R專項驗收,“預計今年下半年能投入運營”。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多次致電“12345”了解該事宜,得到的答復均是P+R停車庫處於驗收進程中。他十分疑惑:“怎麼一年多了還沒驗收完?”
記者蹲守現場時,恰好遇到建設單位一名負責人,從他口中,記者得知康新公路站公交樞紐無法啟用的另一個原因。據他稱,公交樞紐P+R停車庫建成后,由於車位數不算多,初期一直未能找到運營方來接手。耽擱了一段時間后,如今運營方已落實好,想啟用又遇到“新能源充電樁配置不達標”的難題,達不到驗收標准。具體為公交樞紐2017年立項時,當時的法規對於新能源充電樁的配置要求僅為5%,建設單位也隻給P+R停車庫內5%的車位上預留了電纜。目前,這一要求已升至30%。
改造不僅需要在停車庫內重新布設電纜,還要對公交樞紐的供電進行擴容。“目前已經在走報電程序了。手續一旦通過,施工周期大概需要一個月。”上述負責人稱,“最快的話,7月能投入使用。”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毛錦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