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虹橋鎮“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聚焦提振消費

閔行區虹橋鎮“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聚焦提振消費
如何讓人舍得花錢? 大家搶話筒
“你們最近一次消費買了什麼?”在主持人的提問下,一場聚焦提振消費的“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活動在閔行區虹橋鎮傳遞起了議事話筒。
近日,一場由閔行區人大常委會主辦、虹橋鎮承辦的“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活動熱鬧舉辦。活動以“悅享閔行·破解‘舍得花’的密碼”為主題,圍繞“如何提振消費,讓大家敢消費、能消費、願消費”的話題展開討論,吸引了人大代表、專家學者、社區居民、國際友人以及來自區內消費品生產企業、綜合商業體、特色街區、青春小店的代表共200余人參加。
“按需”增加優質供給
“我發現現在企業周邊的商圈比高校周邊的商圈更有活力。我們學校附近的商場設施比較老舊,教培機構多,而且大額消費券對學生來說得找四五個人拼,吸引力不是很大。”來自華東師大的學生率先發聲。
來自閔行區新虹街道的區人大代表指出了商場同質化的問題,他直言:“很多都是千人一面,容易被替代。所以很多消費者會想:與其花時間到這兒停車購物,為什麼不到網上買?”
一名在閔行愛綠幼兒園任教的外國友人表示,自己在購物時想多多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及元素。
現場的這些問題和建議不約而同地指向這樣的現實:消費者並非不願消費,掏不掏“錢袋子”取決於能不能對上自己的“口味”。
“舍得花,關鍵是要提供消費者想要的東西。”“要把購物中心真正變為消費者喜歡的生活中心、休閑中心。”“商場運營一定要了解消費群體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利豐廣場等商圈負責人紛紛回應,“按需”增加優質供給,才能持續釋放多樣化、差異化的消費潛力。
龍湖閔行天街相關負責人針對大學生提出的優惠券使用門檻高、打車貴、排隊久等阻礙消費的痛點,介紹了包括餐飲、打車專屬折扣和代排隊服務等商場面向高校學生的促銷活動,同時表示將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
多元化需求逐年增加
“怎樣才能讓大家願意走進商圈?在餐飲好、服務好、體驗好、商品好的同時,也要給大家提供一個便捷的停車體驗。”現場,“停車難”也被頻頻提及。
除了這樣的剛需,對寵物友好、銀發友好、母嬰友好等多元化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以前,寵物不能進商場,現在,萬象城在做好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允許帶寵物進入,而且還在繼續擴大戶外寵物空間。”萬象城負責人積極回應。
“我們宿舍的同學都偏好網購,因為如果不喜歡的話可以退換貨。”現場有大學生表示。對此,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回應道:目前閔行已有1000多家實體企業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主要集中在各大商圈,更有5家企業提供“全國異地異店退換貨”服務,且這項工作還在持續大力推進中。
聽取民意、匯聚民智
“一些大學生可以不下館子,但一定會買‘谷子’。我覺得再往后,消費爭的是審美,誰變得更‘漂亮’誰就掌握話語權。”在討論現場,一名學生家長對當前的“二次元經濟”深有感觸。
對此,doop蛋糕店主理人附議道:“我們經常接到一些蛋糕訂單,價格達七八百元,全是二次元定制。所以,我們要研究年輕群體的消費需求和習慣。”或許,消費不是“降級”,而是發生了“轉移”,為情緒價值買單的年輕人將新興消費捧成了“頂流”。
興趣是最大的消費驅動力。網球中心等體育愛好者聚集地如何將客流量轉化為周邊消費力,更好地推動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也成為現場關注的熱點。
“商業是需要文化、體育賦能的,所以我們與相關部門都在打造不同的活動,包括今年的悅享閔行‘五五購物節’,每個月都有主題。同時,我們也計劃在永德路等街區嵌入文化、體育等元素,刺激消費。”閔行區商務委有關人士現場回應。
專家表示,將文旅、賽事等流量資源積極培育成融合業態,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正是解碼“舍得花錢”的關鍵所在。
據了解,持續深入開展“人民城市議事廳”大討論,廣泛聽取民意,充分匯聚民智,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動“閔行人大60條”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區人大做實人大協商的重要平台。自2024年1月起,閔行人大以及各鎮、街道、莘庄工業區人大依托各自的空間載體,已開展近60場“人民城市議事廳”活動。議事廳不止於“議”,作用更體現在議事成果的運用上。每次議事活動結束后,會形成一系列意見和建議清單,推動相關部門吸納民意、改進工作。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黃勇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