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務局負責人:長江太湖水源將互聯互通
2025年04月30日17:17 |

市水務局負責人做客“民生訪談”回應關切
長江太湖水源將互聯互通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史家明昨天做客“2025上海民生訪談”,就市民普遍關心的河道水質、咸潮入侵、親水景觀、放生活動等話題逐一作出回應。
史家明透露,去年四季度至今,咸潮對上海的侵襲就沒停止過,有20多次,但上海汲取了2022年史上最大咸潮的應對經驗,讓廣大市民群眾沒有明顯感受到咸潮的影響。從現在的氣象預報來看,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會出現一些旱情,會不會明顯影響上海原水供應,要進一步研究才能作出判斷。
原水西環線、青草沙—陳行水庫連通線等主體工程計劃2027年通水,到2028年,上海取自長江、太湖的水源將實現互聯互通。上海還對陳行水庫、青草沙水庫長期運營所沉積的泥沙進行了疏浚,並推動所有自來水廠實施深度處理工藝改造,今年將覆蓋全市所有38家水廠,進一步提升上海抵抗咸潮侵襲的能力和自來水供水品質。
近年來,無序放生導致大量魚類死亡進而破壞河湖生態環境的事件多次發生。史家明表示,放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破壞環境、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今年上海將公布公共水域放生活動適宜區域名單,引導依法合規放生。上海適宜放生水域主要為黃浦江上游(閔浦大橋以西)、澱山湖、長江口(吳淞口以外沿江)水域。這些開闊水域水流量大、含氧量高,能夠較好地承載放生的魚類,放生后它們存活的可能性也高。
同時,放生活動應避免在以下特定區域開展:自然餌料及水域含氧量有限、對放生生物存活率有較大影響的中心城區河道,以及對社會管理秩序有影響的主航道、水閘、港口港汊、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
史家明透露,上海市河長辦和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疏導措施,初步計劃新增28處水域,引導人們去這些點位依法合規放生。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陳璽撼)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