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足不出“滬”嘗遍環球美食!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來了

2025年03月06日20:40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3月6日電 上海,開放之城,更是美食之都——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球5大洲、43個國家的美食,在上海共開出9793家餐飲門店,同比去年增長4.17%。其中,世界各國美食在上海各區、街鎮中分布情況如何?哪些區域密度最高、人均消費最多?近日,上海市商業聯合會與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合作,發布了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為眾多吃貨朋友們品味環球美食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據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夏雨介紹,“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研究重點主要從國際化視角出發,將統計范圍設定在中餐之外的世界各國美食。其中,也扣除各類酒吧、咖啡館以及面包、蛋糕等西點店。2023年,他們首次對世界各國美食在上海的分布落地狀況作了系統梳理,並向社會發布。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的編制,最大的特點是增加了兩年的數據對比,試圖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更多可參考、可借鑒的投資決策數據,以及為消費者了解世界美食在上海的分布提供參考。這次共收集了9793家餐飲門店在上海16個區、106個鎮、108個街道的分布情況,指數由3大綜合指數和7個分項指數構成。

世界美食門店數量前三:浦東新區、閔行區、靜安區

根據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顯示,在上海16個區中,浦東新區、閔行區、靜安區的世界美食門店數量位居前三。對比2023年,9793家世界美食門店在16個區的分布呈現變化為:數量同比增加的前6名為浦東新區、閔行區、嘉定區、普陀區、徐匯區和黃浦區,增加幅度從145家到49家。

此外,對比去年,世界美食在108個街道的數量分布開始分化,在數量分布排名前20名街道中,同比增加的前6名為湖南路街道、虹橋街道、新虹街道、龍華街道、長壽路街道和上鋼新村街道,增幅分別為36家到24家不等。在106個鎮的分布也出現變化,在數量分布排名前20個鎮中,數量同比增加的前6名為三林鎮、長征鎮、安亭鎮、浦江鎮、菊園新區、吳涇鎮,增幅在40家到19家。

除門店數量外,指數還從世界美食的分布密度和人均消費等多維度來進行觀察:在上海16區中,黃浦、靜安、長寧三區的世界美食門店密度位居前三。人均消費也是黃浦區最高,達211.6元﹔長寧、徐匯區分列第二第三,分別為162.4元和156.83元。

結果還顯示,上海環球港、上海世紀匯廣場、上海久光中心是上海世界美食門店分布最多的商業綜合體。同時,商業綜合體的世界美食門店分布較2023年也呈現出一些變化,在數量同比增加上,前6名為靜安大悅城、前灘太古裡、長泰廣場、真如環宇城MAX、上海龍華會和長風大悅城,分別為23家到10家不等。

世界美食門店數量9793家,同比增長4.17%

根據統計顯示,2023年滬上世界各國美食門店數量為9401家,2024年為9793家,同比增長4.17%,也反映出上海對世界美食仍有較強的需求,從業者對上海消費市場也抱有信心。

據介紹,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將菜系分為歐洲、美洲、綜合西餐和日本、韓國、東南亞6大類,6大菜系在數量上較上年發生明顯變化,其中綜合西餐同比增加45家,美洲菜增加29家,東南亞菜增加21家,日本料理增加17家,而韓國菜則大幅減少了175家,歐洲菜基本持平。

日本料理方面,浦東新區數量最多,長寧第二,閔行第三﹔韓國料理方面,閔行最多,浦東新區第二,靜安第三。

東南亞菜主要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緬甸、柬埔寨、老撾、文萊等國家的菜系,其中泰國菜249家、越南菜94家、新加坡菜83家分別位居前三。東南亞菜方面,浦東新區數量最多,徐匯第二,靜安第三。

歐洲菜主要包括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俄羅斯、烏克蘭、愛爾蘭、葡萄牙、希臘、瑞典、比利時、捷克、保加利亞、奧地利等國家的菜系,其中意大利菜為1150家居第一,法國菜104家、西班牙菜62家名列第二、第三。從歐洲菜分布看,浦東新區數量第一,閔行第二,徐匯第三。

美洲菜主要包括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以及中、南美的古巴、牙買加、巴西、秘魯、智利等國家的菜系,其中美國菜共有1495家,墨西哥菜12家,巴西菜7家。從美洲菜分布看,浦東新區數量第一,閔行區第二,徐匯區第三。

綜合西餐指各類單獨菜系不明顯,多種菜系融合性強的西餐店,共有2135家。綜合西餐分布,浦東新區數量第一,靜安區第二,徐匯區第三。

對於此次發布的2024“上海世界美食分布指數”,上海市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吳星寶表示,希望用世界美食這一小小“窗口”,折射出上海各區域的國際化與開放度、經濟發展水平、消費能級、營商環境和人口結構等指標。“上海不僅在經濟總量、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和文化建設上要躋身世界城市的前列,而且還要成為領先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其中,集聚世界各國美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美食之都不可或缺,它是支撐世界級城市經濟規模、科創水平、功能多樣性和人才薈聚的基礎性保障。”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