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交大擴招150人,創設集成電路學院、機器人AI+專業

“優化現有學科,並適度增強新的學科,穩妥扎實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作為教育部當天“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的回應,上海交通大學3月5日官宣:2025年,學校將繼續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額,重點面向國家急需的前沿技術和新興業態,擴大三大先導產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以及醫療健康、新能源等學科領域的招生規模。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為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持續穩步擴大本科招生規模。學校“小步快跑”,年均擴招近150人,主要集中在國家最緊缺的前沿學科。
據悉,交大繼新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智慧能源創新學院、心理學院等實體化辦學機構后,還大力推進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改革創新發展,創設計算機學院、集成電路學院、自動化與感知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舉全校之力推進“大信息類”學科發展,持續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高層次交叉創新人才培養。
同時,交大以新一輪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為抓手,加快傳統學科專業轉型升級。首批立項涵蓋海洋智能無人技術、航空航天工程(智能飛行器技術方向)、智能醫學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等方向的9個AI+專業,培養人工智能復合型科技領軍人才和具備底層創新能力的學科交叉型人才。
上海交大正推動AI+專業改革,制定“AI(人工智能)+HI(人類智慧)”賦能人才培養的專業改革方案,構建具有交大特色的智慧教育體系。近期,上海交大“人工智能+教育教學”行動計劃發布,聚焦“1+12345+N”建設目標,致力促進人工智能與教學、實踐、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動高等教育向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全校首批建設357門AI課程,新立項建設168門AI課程及15個跨學科AI微專業,重塑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5日,學校首次公布高校AI教育教學使用規范,引導師生樹立AI倫理意識與行為自覺,開展規范有效的人機協作,促進 AI在高等教育領域健康發展。
圍繞“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更大教育增值”的育人理念,上海交大面向不同類型學生實施伯樂計劃、榮譽計劃、躍升計劃、攀登計劃等“四大計劃”,著力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讓后進的學生不掉隊。同時,全面推出開放靈活的自主轉專業新政策,充分尊重學生進校后的二次選擇機會,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發展潛力。
對於穩步擴大“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規模,校長丁奎嶺院士表示,在服務國家戰略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學校將構建“招生—培養—就業—校友”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戰略需求—精准選才—增值培養—終身成長”的閉環體系,努力確保招生規模與培養質量齊頭並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