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全國人大代表印杰:“耳朵長”“扎得深”方能言之有物

2025年02月19日09:16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印杰始終找關鍵問題提解決方案

“耳朵長”“扎得深”方能言之有物

在履職的第三個年頭,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印杰仍然重點關注教育、人才相關問題。最近,他和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多有交流,完善今年准備帶到全國兩會上的建議。

“不論是提交的議案建議,還是審議時的口頭發言,都不能泛泛而談、人雲亦雲。”在印杰看來,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不僅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的行業,還要在傾聽不同聲音的基礎上深入調研,找出關鍵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呼吁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去年,在滬全國人大代表組織了一次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專題調研,印杰也參與走訪了相關部門、高校和企業。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很快,以及各方對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

今年春節前夕,DeepSeek橫空出世,再次引發了全社會對人工智能模型的關注,熱度至今不減,印杰也下載並試用。“從我自己和周圍人使用情況來看,DeepSeek確實是很厲害的中文通用大模型,不僅能回答問題,連方案都能設計出來。”

有一種擔憂的聲音認為,人工智能大規模使用后,現在的很多職業未來需求量將大幅減少甚至被徹底取代,這也意味著很多學科專業將沒有存在的必要。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印杰有自己的思考。

“我認為,隻要是行業內的頂尖人才,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很多行業的一般性工作確實會受到挑戰。”印杰說,這意味著從大學到職業教育,專業調整勢在必行。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去面對人工智能。

他認為,應該把人工智能教育當作一項基礎教育來抓,從現在起重視培養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大規模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我們學校現在已經將人工智能應用基礎課程列為必修課,同時探索‘專業+人工智能’的學科設置模式。”印杰建議,還可以參考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模式,設置“人工智能應用”等級考試,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擁抱人工智能。

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近年來,大學學科專業和社會企業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錯配,引起了各方關注。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也是印杰長期關心的一個問題。去年,他參與了相關調研工作,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方面,‘有活沒人干、有人沒活干’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另一方面,大學培養和企業需求之間,確實很難做到完全匹配。”印杰說,這是因為一個人在學校學的專業和未來從事的行業不可能一一對應,一個產業也不是隻對應學校一個專業。他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改變培養學生的理念和方式方法,適當淡化直接傳授知識,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在印杰看來,這種改變不能隻發生在大學,從基礎教育階段就應該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樣是使用人工智能模型,會不會提問直接關系到人工智能給出的答案好不好。之前有個說法,小孩子是最會問問題的,讀到了博士反而不會提問了。”印杰說,這背后反映的問題就是學生創造力缺失,教育模式和理念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記者手記

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們提交的議案建議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印杰代表一直關注教育、人才相關問題,提出了不少建議。當問到好的建議是如何誕生時,印杰給出了他的答案:首先是要熟悉自身所處的行業,然后“耳朵要長”“扎得要深”。

接地氣的回答,體現的是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耳朵要長”,就是要多聽社會各階層的聲音,了解不同群體的訴求,兼聽則明,才能進一步尋求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扎得要深”,就是不能人雲亦雲,要在聽到的內容基礎上深入調研,找到關鍵的問題。唯有如此,議案和建議才能言之有物。(記者 王閑樂)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