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滬首條夜間電動自行車越江隧道啟用情況如何?

2025年02月19日17:18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首條夜間電動自行車越江隧道啟用,現場情況如何?會在夜間開放更多越江慢行通道嗎?

2月16日起,復興東路隧道上層每天23時至次日凌晨5時開放電動自行車試通行。改造后,復興東路隧道上層將專門開放供電動自行車通行,下層供機動車通行,復興東路隧道也成了上海第一條可通行電動自行車的越江隧道。首晚電動車過江由西向東247輛,由東向西242輛,共計489輛。來看上觀新聞、黃浦區新聞辦的報道↓

每晚23時至次日凌晨5時限時通行

2月16日22時30分,在光啟南路復興東路交叉口,道路養護工作人員將路障連成一片擺放在復興東路浦西方向隧道口的兩根車道前,僅余下最裡側的車道開放給機動車輛通行。通過這種物理隔離的方式,能確保機動車僅通過下層隧道過江,同時也對上層隧道的入口做了物理隔離,確保電動車通行的安全性。在遠端,就對機動車進行引導,設置了多級的引導標志提醒駕駛員選擇下層隧道過江,並加裝了電動自行車專用的信號燈,確保電動自行車進入隧道的安全。此外,民警將在浦東和浦西的隧道口現場指揮。

23點整,活動隔離欄被准時打開,配套的交通信號燈也同步啟用。每當上層入口處輔道上的紅綠燈紅燈亮起,輔道的機動車便停下,等待的電動自行車則通過這個口子有序駛入復興東路上層隧道過江。綠燈亮起時,機動車輛恢復正常行駛,電動自行車則停止等候,整個流程井然有序。

市交通委相關部門介紹,此次改造系與交警部門聯合推進,選定復興東路隧道進行試點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該隧道周邊存在夜間非機動車越江的長期需求﹔

二是該隧道夜間車流量相對較少,具備機動車道路資源釋放的條件﹔

三是該隧道是雙管雙層隧道,具備雙層分別通行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條件,可以杜絕機非混行的交通風險。

為什麼選在每晚的23時至次日凌晨5時開放復興東路隧道給電動自行車通行?上海市交通委設施養護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為了讓復興東路隧道周邊輪渡的開放時間和隧道夜間的開放時間完全銜接。這樣一來,電動自行車白天乘輪渡過江,夜間可進隧道,上海市中心就有了一條24小時水陸聯動的通道,同時也可以打通優化上海的慢行交通體系。

電動車在隧道中行駛

電動車駕駛員們在等候

需要注意的是,復興東路隧道夜間僅允許電動自行車通行,禁止機動車、摩托車(含輕便摩托車)、其他非機動車(含殘疾人專用車、自行車、共享單車、滑板車等)和行人通行。這主要是因為隧道坡度較大、坡長較長,下坡時一般自行車無法剎車控制速度,上坡時需推行上坡,不具備正常騎行技術條件。此外,電動自行車在通行時需嚴格遵守每小時15公裡的限速規定,服從現場管理員指揮,並按照標志標線指示行駛。

隧道股份城市運營復興東路隧道項目負責人表示,復興東路隧道原先就設有24小時值守的調控中心,如今電動自行車可通行后,運行管理尤其是應急救援工作面臨新挑戰,已進行優化調整。電動車和機動車不同,隧道口配備了電動車專用的平板牽引車,如果遇到冰雪天、暴雨、電動車事故等突發情況,也有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應急保障人員。

后續,有可能在夜間開放更多的越江慢行通道嗎?據介紹,此次復興東路隧道的改造,是慢行交通體系優化的重要試點,開通運行后還需跟蹤評估運行情況,重點關注車流量變化、安全通行情況以及周邊通道指引的合理性,積累非機動車越江通行管理經驗,為后續工作打下基礎。

資料:上觀新聞、黃浦區新聞辦

圖片:瞿煌俊、採訪對象供圖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