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新路街道:暖“流”、育“流”,讓流動黨員融入有為

“您是黨員嗎?請在我們這邊登記一下。”
“您的黨組織關系現在在哪裡?”
“這張聯新卡上有街區黨支部書記聯系方式,可以咨詢黨組織關系轉接、黨員雙報到等事宜。”
……
2024年以來,共和新路街道緊密結合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注重發揮新興領域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強化系統思維,創新方法載體,提升排摸精准度,探索流動黨員管理的新模式。
暖新服務,讓流動黨員心有所歸
“新時代的‘一張床’,圓基層一線工作者‘一個夢’。”
如今,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黨群服務站已成為流動黨員的“暖巢”。春節期間,為了讓堅守崗位的城市建設者們的“留滬新年”過得更溫暖更舒心,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黨支部書記游壽林帶領包括流動黨員在內的黨員志願者小分隊,對公寓的消防安全設施進行安全大排查。忙完工作后,大家一起在熱氣騰騰的共享廚房裡包起餃子、准備家常菜,瞬間讓站點充滿了煙火氣息,真正像一個溫馨的“家”。
黨支部書記與流動黨員們嘮嘮家常,共話家鄉故事和新變化。流動黨員們主動向黨組織匯報近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工作情況,還積極建言獻策。交談中,一名流動黨員表示:“雖然身處異鄉,但作為黨員,無論走到哪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永遠不會改變,收到黨組織送來的新年祝福,心裡特別溫暖,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依托“四善綜合網格”,共和新路街道以街區黨支部為主要力量,常態化開展流動黨員排摸工作,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聯系、日常關心等方式,對轄區內流動黨員做到全覆蓋聯系、規范納管、有效教育、積極服務,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
陣地賦能,讓流動黨員學有所獲
“雖然組織關系不在上海,但我現在可以正常過組織生活,參加各類參觀學習交流,感覺非常好。”
街道每一個網格主陣地都是流動黨員的報到地。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的組織生活室裡,新興領域黨組織的組織生活定期開展。線上用好用活“黨員遠程教育”等平台,隨時隨地“補鈣充電”﹔鼓勵黨員們利用“紅途”小程序參觀“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實踐地主題展”。線下發放流動黨員學習包,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等專題講座,保証思想“不落后”、學習“不掉線”。
順利“流入”所在地,更積極“融入”組織生活。黨群服務陣地發揮根據地、供給地、實踐地作用,以需求為導向,拓展黨性教育渠道,融入技能提升、職業發展等課程,提供一站式、開放式、菜單式服務,克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實現“流”而有學。
搭建平台,讓流動黨員行有所為
在大寧國際茶城的一間鋪子裡,“黨員經營戶”的牌子格外醒目。店主錢桂蓮是浙江淳安人,來滬經商之初她就以流動黨員的身份參與上海大寧國際茶城黨支部的組織生活。
“黨員,不管走到哪裡,都要發光發熱”。多年來,錢桂蓮借助店鋪沿街優勢,在走廊設愛心座位,供來往人群休憩﹔發揮英語專業特長,利用空余時間為茶城商戶子女答疑解惑,並給孩子們普及茶藝知識。她還積極參與茶城黨支部的“一支部一實事”,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居住地住宅小區對“超期服役”電梯的更換。她表示,在工作地和居住地黨組織的關懷下,不僅找到了久違的歸屬感,還通過參與基層治理樹立起了主人翁意識。目前,錢桂蓮已將黨員組織關系正式轉入上海大寧國際茶城黨支部,並當選為支部委員。今后,將更多地看見她投身支部工作的身影。她還打算將茶藝表演融入情景黨課,實踐更加新穎的黨員學習教育形式。
從流動黨員到支部委員,茶葉店老板娘用心踐行黨員的使命初心。為了讓每一名流動黨員都成為一面流動的旗幟,共和新路街道積極搭建流動黨員發揮作用的平台,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一事”“我為發展獻一計”“黨員先鋒示范崗”等活動,組織引導流動黨員在經濟發展、基層治理、城市建設中擔當作為,實現“流入”變“融入”。
未來,共和新路街道黨工委將持續在管理上下功夫、服務上用真情,激發流動黨員的歸屬感、責任感,提升流動黨員的向心力、凝聚力,讓流動黨員“有家”有溫度,“有學”更“有為”。(靜臨黨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