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新知”研討會舉行 滬舊書業掀起頭腦風暴
“舊書新知·書香上海”研討會舉行,舊書業掀起一場頭腦風暴
走進舊書店,淘淘舊書樂,品品文化“陳釀”
“很受鼓舞,為民營舊書店添了更多生機。”在上海經營舊書20多年的復旦舊書店店主張強說。
“希望為年輕從業者做相關培訓,比如版本、目錄、古籍修復等,讓他們更專業地從事這個行當。”蘇州河畔犀牛書店的“90后”店主庄見果說。
昨天下午,上海圖書館四樓多功能廳,一場以“舊書新知·書香上海”為主題的研討會持續到傍晚。在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的印象中,“這似乎是第一次如此規模的以舊書為主題的研討會”。舊書專家、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徐雁把會場形容為“舊書業的一次頭腦風暴”。專程從北京來的中國書店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曉感慨:“舊書是繁榮城市文化氛圍的重要一環,如今,舊書業前所未有地走到了行業聚光燈下。”
“舊書新知”是去年在北京“多點開花”的品牌活動。《藏書報》總編輯王雪霞關注到,這一年來,不少大城市開始推動古舊書市集,上海的“淘書樂”舊書市集就是其中的典型,尤其是融入書香巴士、書香游輪等創新做法,從文創、打卡、集章到聯動其他業態,形成文旅融合,使行業引起關注,帶動一批從業者。
“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逛舊書店不稀奇,關鍵是如何讓年輕人也願意走進舊書店,淘淘舊書。”陳子善說得很直白。
這場匯集從業者、藏書家、出版社、圖書館、拍賣界、文博界人士的研討會,正是舊書所承載多元文化的折射。“舊書有根基,新知才有依托。”資深書業人、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說,“舊書裡有文化、歷史、社會生活,而‘新知’就是以舊書為媒介,在城市中進一步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氛圍。”
讓舊書找到新朋友
舊書有稀缺性,特別要重視其情感因素,要開展“種草”營銷,讓年輕人和孩子知道舊書價值
說到舊書市集,巴黎塞納河畔持續了400多年的舊書攤,令人津津樂道。
在上海,鼎盛時有250多個攤位的文廟舊書市集,留存在很多愛書人的記憶裡。1986年起,因舊書從業者的自發聚集,文廟成為上海重要的舊書集散地。當時,舊書市集一年舉辦4次,在春節、元宵節、暑假、國慶假期裡,每次持續四到五天。鮮為人知的是,文廟舊書市集提質發展為每周日常態化開放,和巴黎塞納河畔的舊書攤不無關系。有一群年輕學生給市長信箱寫信,就提到巴黎的舊書攤。在政策引導下,文廟率先做到批發進場。1993年6月,華東地區首家書刊交易市場在文廟開業。可以說,文廟舊書市集是回應市民需求而生,也是改革的產物。1994年,舊書行業在上海被列入“十大熱門服務業”之一。
如今,在沒有集中交易地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發展舊書業,如何讓新書舊書共同繁榮,成為舊書業新的階段性課題。2023年9月在蘇州河畔櫻花谷首次舉辦的“淘書樂”舊書市集就是一種解題。經過2023年三季和2024年六季活動,“淘書樂”在市民讀者中逐漸有了知曉度。特別是市集不僅提供銷售,還可以收書,實現舊書循環,受到不少市民,尤其是老年市民的歡迎。記者在“淘書樂”舊書市集多次遇到拖著買菜小車把家裡舊書搬到現場的老讀者,還有人慕名而來打聽相關服務。
2024年六季“淘書樂”舊書市集,累計達成4.6萬余冊書刊循環流通,吸引讀者游客近35萬人次,收購舊書約8000冊。上海圖書公司總經理石洪穎感慨,數字背后承載的是一段段書與人的鏈接、一個個與“舊書新知”相關的“書香上海”故事。
“讓舊書找到新朋友,從舊書獲取新知識。”張東曉說,舊書業受重視,從業者有干勁,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說,第一要義是“活下來”,“如果虧損,活動不可持續,不可能做成品牌”。中國書店現有11家門市,為彌補書店人流不足、零售不足的短板,張東曉向員工提出“店內不足店外找,線下不足線上補,主業下降多元增”三條原則,與“舊書新知”品牌結合,走出書店參與市集、書展、廟會、大型書市﹔走到線上,中關村門市一年銷售560萬元,其中直播銷售佔一半﹔開發與書有關的多元業務,開掘傳統文化裡的“好東西”,比如用古籍零頁殘片制作成的“片羽存真”系列文創很受年輕人歡迎。
張東曉說,舊書形成品牌靠的是長期積累,舊書有稀缺性,有文獻價值、時代特征,特別還要重視其情感因素,“眾裡尋他千百度”,要開展“種草”營銷,讓年輕人和孩子知道舊書的價值。“區域聯合、做出品牌、擦出火花,滿足讀者的文化需求。”張東曉期待,未來京滬互動,能做更多舊書行當的新鮮事。
經營舊書也有秘訣
舊書是一個舊而久、小而專的行業。擺舊書攤,看逛攤人識不識貨,而開舊書店就要有專業知識
舊書怎麼賣?翻到最后一頁背面,往往用鉛筆標著售價,這淡淡的字跡裡就包含舊書業的專業門道。
“舊書是一個舊而久、小而專的行業。沒有專業,舊書店開不起來。擺舊書攤,看逛攤人識不識貨,而開舊書店就要有專業知識。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舊書業進入一個低潮,很重要的原因是古舊書店的專業人員越來越少。”彭衛國說。
“要重視民間力量,現在舊書經營者多是靠個人實踐摸索,比較零散。”王雪霞建議,要為民間力量開展培訓,培養舊書業的新人才。
“搶救古舊書的行業記憶,要為舊書業的老法師做行業歷史的口述實錄,讓經營智慧傳承下來,如果由舊書店的年輕從業者來做,相當於‘師傅帶徒弟’。”徐雁說。
要讓舊書觸達更多年輕人,年輕經營者的確有不一樣的思路和做法。北蘇州路上,兩個“90后”撐起的犀牛書店,面積不大,布置很有特色,所選圖書也很精到。17歲來上海后一直與書打交道的庄見果,除了20多平方米的線下小店,微信裡有不少書迷群,還經營孔夫子網、微店等線上二手書店。犀牛書店小紅書賬號以“今天店裡賣掉的書”為題所做的記錄每天更新,已有2.2萬粉絲。最新一條是視頻,“爬上閣樓收了2000本書”。評論區有人問:“老師重慶話在哪裡學的?”庄見果回復:“AI生成的。”
被問及“經營舊書有什麼秘訣”,庄見果說:“可能是我們的更新比較快。”
“小庄不僅賣書,他自己喜愛的詩歌是店裡的特色。他還很擅長找書,店裡常會給大家帶來一些驚喜。有時,朋友有存書要處理,我們也會介紹給‘犀牛’。一來,懂書、有眼光的書店主人是讀書人的朋友﹔二來,書的主人看到自家的書有了一個好下落,也蠻開心的。”同濟大學副教授湯惟杰曾說。
前兩天剛在這家小店淘了一本書的彭衛國發現犀牛書店的另一個優勢,“離大悅城近,可以吸引喜歡二次元的年輕人”。
二手書平台“漁書”的創始人尚曉輝同樣是位“90后”,畢業於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他把自己從2017年開始做的二手圖書循環共享平台定義為“復古型創業項目”,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把平台推向每個家庭的書架,讓更多人意識到書的價值不是一次性的。“你沒有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是新書。我們希望讓圖書參與低碳循環,推廣一種生活方式。”如今,“漁書”走出一條線上平台與線下書店結合的路,線下的“漁書三到書院”開在浦東曹路,在點評網站得到五星高分,線上平台則覆蓋全國。“今年,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大線下活動力度,讓圖書循環模式參與社區服務和鄉村振興。”
線上線下結合推廣
利用年輕人喜歡的社交平台開展宣傳。讓舊書跟上潮流,適應數智時代,上海有很好的土壤
“既要重視舊書的文獻價值,也要重視其文物價值。”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陳先行談道,“文獻價值,也就是閱讀和研究價值,正逐漸被數字化所取代,而文物價值是不可再生的,保存文脈,要把原物保存下來。對舊書的文物價值加以宣傳,也是吸引年輕人的一個點。”
上海博古齋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曉明發現,隨著年輕人興趣、審美的轉移,古舊書業從業者應對舊書的價值有新的認知。比如一本1928年出版的邵洵美詩集《花一般的罪惡》,就年代來看,算不上古籍珍本,隻能算作舊平裝,但這本讓人第一眼就覺得“很美”的舊書最后落槌30萬元﹔同樣,一本有徐志摩題跋和書法的藏書拍出45萬元高價。“從這些出版物裡可以看到,新文學和傳統文化並不割裂,而今天的年輕人可以從新文學進一步向傳統文化摸索,通過價格引導發現價值,進而追索文化的本質。”
“參考國際古舊書市場慣例,進一步區分古書、珍本書、稀見本和一般家庭、個人的舊書、大規模的折價書等不同概念,個性化設計不同的營銷策略,推送不同的銷售內容與服務。”徐雁建議。
“我們一般認為,拍賣可能比較高大上,但其實在日本,舊書業的分層做得很好,拍賣會既有高端的,也有基礎大眾和特色門類的。”吳曉明說。
“線上線下結合,在舊書行業也是趨勢。”孔夫子舊書網創始人孫雨田說,網站舉辦的“舊書新知”進校園市集,在小紅書發起互動,打卡送書,利用年輕人喜歡的社交平台開展宣傳,取得良好效應。“‘舊書新知’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孔夫子舊書網的注冊用戶明顯年輕化,調動了普通書友的熱情,去年新增130萬用戶,40%為30歲以下。”
“讓舊書跟上潮流,適應數智時代,上海有很好的土壤。”王雪霞說。
“眼下‘博物館熱’,舊書和博物館一樣有傳承文化的屬性,完全可以利用業態融合效應,走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館員樂融說。
“古舊書刊是有生命力的,也有很好的文化承載價值和環保意義。”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介紹,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古舊書業包括舊書店、舊書市集、兼營二手書的舊貨店、舊貨交易市場、花鳥市場、小商品市場等店檔攤點共159處。上海的古舊書業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同時,也不斷探索新的發展路徑。近期,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將成立古舊書業工作委員會,評選“舊書新知 上海市特色舊書店”,建立古舊圖書業務專家庫,進一步促進古舊書業健康發展。
“讓更多年輕人到舊書店聞聞舊書的味道。”陳子善說,“巴黎有塞納河,上海有蘇州河,舊書市集一定要辦下去。”(記者 施晨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