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各區爭當“小老虎”,2025奮力跳
過去一周以來,上海各區兩會火熱召開。大家談成績、話挑戰,明目標、定舉措,以奮力一跳的精氣神開好局起好步、奮勇爭先奮發有為的濃厚氛圍扑面而來。
剛剛過去的2024年,上海各區錨定目標奮力拼搏,做大做強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現代化持續增進,人民城市建設成果可感可及……
面對2025年,各區表示,要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上海市委六次全會精神,爭當敢打敢拼的“小老虎”,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堅持干字當頭、奮力一跳,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狀態,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敢打敢拼,做強重點特色產業
聚焦三大先導產業,浦東新區去年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8000億元﹔
瞄准人工智能,徐匯區去年創建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先導區,“模速空間”入選“上海品牌”,34個大模型通過備案、佔上海市近60%﹔
閔行區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去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3%,高於全市平均水平9.5個百分點﹔
……
2024年1月7日,俯瞰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王初攝
當前,上海發展進入深度轉型階段,進的動能如何持續增強?不久前召開的上海市委六次全會強調,要加強科技創新引領,注重因地制宜,鼓勵各區深耕細分賽道,打造特色產業、優勢產業。
“閔行的餓了麼、拼多多在哪?”1月8日,在閔行區財政預算和經濟發展專場詢問會上,有代表這樣發問。
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是閔行重要的產業定位。2024年,盡管先進制造業成績亮眼,可服務業發展規模卻略低於全市平均水平。
講真問題,作真回應。閔行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閔行將在穩住現代服務業存量的同時,加快培育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數字文創等板塊,大力孵化和服務龍頭企業,解決以前龍頭少、規模小的痛點。
打造特色產業,需要穩中求進、因地制宜——
作為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區域之一,過去一年,楊浦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4年1至11月,全區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13.6%,規模超2900億元,約佔全市五分之一。楊浦區明確,2025年繼續立足自身優勢,推動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深化區校企合作,挖掘區域高校和企業的創新潛能。
2024年10月13日,上海靜安,Jellycat快閃店人氣爆棚。王初攝
以“國際范”出圈的靜安區,2024年引進各類品牌首店234家,居全市首位。靜安區提出,2025年要進一步深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建設,做優“首發經濟”,大力發展服務消費、新興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提升首發首秀首展能級,加快建成南京西路“千億商圈”。
打造特色產業,也要破立並舉、守正創新——
加快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浦東新區,去年推出了多項制度創新。今年,浦東新區將繼續強化“經濟挑大梁、改革當先鋒、民生作標杆”,加快推進引領區建設,率先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加強與臨港新片區協同聯動,努力建成改革開放新高地,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新舊動能轉換關鍵區的嘉定區,今年下決心加大低效產業用地盤活處置力度,深化產業用地彈性規劃管理,持續推動“工業上樓”、打造智造空間,優化存量“四個一批”項目推進機制。
以產業轉型為重點的金山區,提出2025年努力在傳統工業地區轉型上樹立新樣板、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上勇當主力軍,全面實施張江金山園改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推動高新區、碳谷綠灣產業園轉型升級,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新興產業,全力激發轉型發展動能。
為民惠民,增進改善民生福祉
一間小小的社區醫院,緣何成為黃浦區兩會上熱議的話題?
2024年,黃浦區連續第二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代表、委員關注的打浦橋社區醫院,依托黃浦推行的社區專科醫聯體等模式,吸引大醫院專家下沉看診,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病、看好病。
細微之處,最顯溫度。深化人民城市建設,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現代化,是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方面。細看各區兩會議題,這樣的“民生小事”比比皆是。
2024年10月23日,市民在楊浦區228街坊熊貓飯堂內就餐。王初攝
“拎馬桶”持續推進——去年,黃浦區兩舊改造受益居民超4500戶,加裝電梯累計完成進度全市第一,今年將繼續高效推動解決“拎馬桶”問題。在徐匯,上海史上最大單地塊一次性征收項目——東安一二村片區舊改地塊100%簽約,小梁薄板房屋和無衛生設施房屋實現“清零”。寶山區2024年“兩舊一村”改造實現新突破,吳淞十四街坊二期舊改基本完成搬遷,徹底解決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
“一張床”覆蓋更廣——虹口區2024年共投入104.33億元保障和改善民生,幫助2650名就業困難人員和5670名失業人員實現就業,籌措保租房3280套、供應2151套,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420張。
“美麗城區”人人參與——美麗城區怎麼建?人民城市最佳實踐區如何打造?在楊浦區人大的專題審議會上,代表們“搶”起了話筒。2025年,一批批綠道、立體綠化、口袋公園將在楊浦“落地生綠”,一處處精品道路、景觀燈光、背街小巷將在楊浦“落筆點睛”。
“一老一小”字字關情——今年,嘉定區首次以人大代表票決方式通過了37項為民辦實事清單。增加養老床位、長者食堂,為特殊困難老人家庭安裝智能水表,新增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前10項民生實事,全都聚焦“一老一小”。
蘇州河畔的美麗公園。上海市住建委供圖
“新城也不再新了。”在鬆江區人代會上,有代表提出:“鬆江新城迄今已走過20多年,新城也需要持續更新。”對此,2025年,鬆江區明確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完成60萬平方米舊住房修繕,實施居住品質提升行動,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發展活力。
各區政府工作報告上,事關民生的內容篇幅不短、分量頗重。字字句句背后,是城市溫度,也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銀——盡管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力度依然隻增不減。
開放協同,形成合力勇擔使命
歲末年初,在青浦區練塘工業區,中韓杜科泵業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咸明哲很高興——公司在湖州的工廠,有一半的員工需要每天跨省通勤。隨著滬蘇湖高鐵的開通,從青浦練塘站出發,21分鐘可達上海虹橋站,32分鐘可達湖州站,“太方便了,簡直像為我們量身打造的!”
2024年5月2日,市民游客在連接上海青浦和江蘇吳江的元蕩慢行橋上漫步、騎行。王初攝
“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處理好內與外、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增強全局觀念,為上海發展打開新空間、創造新機遇”——各區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們提高站位、拓展視野,積極謀劃以實際行動勇擔國家戰略使命、融入區域協調發展。
2024年,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方廳水院上海館精裝施工,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建成投用……青浦區趁熱打鐵,提出今年全面啟動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推進一批交通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向外發展能級。
更多的開放、協同,還在區與區、區與市、區與國際之間譜寫。
徐匯區在取得2024年多項事業全市第一的同時,並沒有“畫地為牢”,而是提出2025年加強與自貿區聯動協同發展,力爭形成更多典型案例。同時全力引外資促外貿,提升外商企業服務實效,加速推動一批外資項目落地。
一條科創走廊,將鬆江與長三角多個城市相連。除了積極用好G60科創走廊優勢,今年,鬆江區還提出增強新城核心功能,加強市級優質資源導入對接,推進樞紐片區與鬆江大學城科創源、黃浦中央科創區合作聯動。
G60科創雲廊。王初攝
作為上海“北大門”的寶山,提出主動融入大局大勢,圍繞“一地兩區”戰略定位,緊密對接“大吳淞”規劃,加快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
過去一年,一場場高規格國際賽事讓世界目光聚焦崇明。2025年是上海實施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第六輪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區兩會上,崇明發出聲音:世界級生態島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干出來、拼出來的,要加壓奮進、勇毅前行。
打造中國企業出海總部集聚區的長寧區,2024年啟動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東虹橋)——中國企業出海總部服務中心,建設全市首個海外檢測認証服務平台,高水平開放不斷擴大。今年,長寧提出實施“人社服務進樓宇”專項行動,細化各類就業群體服務,同時促進新老虹橋聯動發展,與長三角地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合作交流。
咬定目標不動搖。區兩會召開在即的普陀和奉賢兩個區,在不久前召開的區委全會上,精心謀劃今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普陀區提出,主動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優化拓展城區發展空間,堅持自我加壓、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直面挑戰,一以貫之、一抓到底,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奉賢區表示,抓產業結構轉型、抓服務業轉型、抓發展空間轉型,瞄准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生物科技等方向,積極創建上海市未來產業先導區。
干字當頭、奮力一跳﹔狠抓落實、務求必成﹔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性——進入2025年,上海16個區紛紛爭當敢打敢拼的“小老虎”,在奮力一跳中經風雨、歷彩虹,共創一個生機盎然的明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