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漫步上海外灘“報業街”漢口路 探尋其近代風雲

2025年01月09日17:56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漫步外灘第二立面之“報業街”漢口路,共同探尋其承載的近代風雲

上海市住建委、市歷保中心介紹,漢口路作為外灘“第二立面”中一條承載近代風雲的百年馬路,近代上海的不少新奇事物、文化現象和建筑地標等,都出自這裡。今天,讓我們沿著漢口路,自西向東而行,一同探尋三座與上海近代歷史緊密相關的優秀歷史建筑——漢口路309號、漢口路193號、漢口路110號。詳見↓

外灘“第二立面”是一座蘊藏著豐富歷史脈絡的人文富礦,沿黃浦江建筑后排的非臨江建筑群,包含約140幢老大樓。

近年來,外灘“第二立面”城市更新工作已初見成效,一幢幢歷史建筑通過一系列的精雕細琢、修舊如舊和功能重塑,實現空間再造和功能轉換,使之滿足現代社會生活需求,既保留歷史價值,又突顯實用價值,成為歷史建筑保護與活化利用的示范樣本。

在上海開放通商前,漢口路還僅僅是一條通往黃浦江邊的無名泥路,1843年后這條路自外灘辟筑至今河南中路,因靠近江海北關,故而得名 “海關路”,就此踏上了它傳奇之路的起點。此后,歲月流轉,1855年后,海關路不斷向西延伸,先是抵達大新街(今湖北路),后又繼續拓展至今天的西藏中路。1865年改名為“漢口路”,並以“三馬路”的俗稱,融入了上海城市的肌理之中,成為上海城市歷史長卷中不可或缺的一筆。

漢口路是昔日赫赫有名的“報業街”,上海第一張中文報紙《上海新報》即於此創辦出刊。從1910年起,《天鋒報》《民立報》《民強報》《太平洋報》《中華民報》《民國新聞》《時事新報》《大共和日報》《神州日報》《晶報》《回民日報》《上海畫報》等數十家報館在漢口路擇址設館,中國早期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報紙《申報》和《新聞報》曾在這裡設立報社。

漢口路百年老店林立,不僅是上海最古老的“書店一條街”,也是揚子飯店的所在地,風靡海內外的經典老歌《玫瑰玫瑰我愛你》當年也在此唱紅。

01︱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

漢口路309號

申報館舊址

位於漢口路309號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申報館,建於1918年,佔地約73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680平方米,是一幢帶有新古典主義裝飾風格的五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

這裡也曾是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的社址,這座歷史地標性報館大樓,見証了時代的新紀元。1994年,這幢建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筑。

漢口路309號現狀

原申報館大樓外牆檐口下部和壁柱均有花紋,立面設復合式壁柱,檐口出檐較深並設檐托,壁柱、檐口有裝飾細部,底層大廳拱弧型平頂飾有精美的石膏花紋,美輪美奐。東北兩面牆上整齊地在每層開有10扇長方形大窗,二層陽台挑出,欄杆美觀,陽台座下也有裝飾性圖案。大門門楣上橫挑著優質、堅硬的花崗岩,申報館三個大字鑿鏤其中。

漢口路309號入口

大樓底層曾為印刷廠,設有排字房、紙版房、鉛字房等。二層為營業廳,三層為董事會、經理室、會客廳和餐廳,四五層則有圖書館、校對室、照相廳,樓內還有搬運大型貨物的電梯,這在當時的亞洲地區還不多見。

漢口路309號室內天花及中庭

02︱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

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漢口路193號

老市府大樓

漢口路193號的老市府大樓,始建於1914年,竣工於1922年,由建筑師特納(R. C. Turner)設計,裕昌泰營造廠施工,為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是漢口路、江西路、河南路、福州路所圍合的一幢半圍合型建筑,主要建筑包括沿街圍合建筑、庭院紅色建筑、庭院多功能建筑、地下空間等,地上建筑面積約4.2萬平方米。

漢口路193號現狀

歷史上,老市府大樓曾作為工部局辦公總部,1949年,曾用作上海市政府大樓,上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裡升起,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在此做過演講,“陳毅市長辦公室舊址”也坐落於此,是上海具有獨特象征意義的一座歷史建筑。1989年,這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筑和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漢口路193號重點保護部位

老市府大樓,帶有巴洛克風格裝飾和拱形券窗,外觀宏偉大氣。暖米色花崗石外立面,構圖上強調比例和諧優美。底層基座使用大塊花崗石貼面及塔斯干柱式,北面入口處為愛奧尼克圓柱,二三層用愛奧尼克半圓形倚牆列柱,二層窗楣以弧形與三角形的山花相間,三四層之間有大挑檐,增加了建筑的層次感。老市府大樓東北角入口處設有扇形的門廊,頂樓區域內有環形露台。

漢口路193號外立面細節

由於歷史原因,該樓在建造過程中未完成圍合,留有一個L形的缺口。為了彌補這一歷史遺憾,2015年,上海市啟動了老市府大樓的保護性綜合改造項目。經過數年的精心打磨和改造,2023年4月24日,老市府大樓終於實現了歷史性的百年圍合。這一裡程碑式的時刻標志著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建筑終於恢復了其原始設計中的完整形態。如今,外灘·老市府作為外灘“第二立面”的標志性建筑,已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未來,該建筑將不僅為市民提供一個豐富的休閑娛樂和文化活動場所,還會成為舉辦各類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活動與商業文化業態的理想場所。隨著外灘地區的持續發展和周邊業態的不斷豐富,外灘·老市府有望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商業地標。

漢口路193號鳥瞰

03︱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

漢口路110號

中南大樓

位於漢口路110號的中南大樓建於1917-1921年間,原設計方為馬海洋行,新古典主義風格,鋼筋混凝土結構,共五層﹔1997年加建二層,現為七層。大樓先后被上海市化學工業局、愛建信托、天津銀行上海分行使用,大樓整體修繕后,由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會使用。1999年,這幢大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筑。

漢口路110號現狀

大樓坐北朝南,立面初始設計呈嚴謹對稱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橫向豎向均為三段式構圖。南立面底層中部為一個開間的入口大門,其兩側有塔斯干柱式雙花崗石柱,大門兩側牆身有橫縫裝飾﹔二至四層中部三開間有貫通三層的4根多立克式花崗石巨柱,窗洞四周有花環紋章、束棒飾等深具古典象征意義的雕飾。大樓外牆面主要裝飾材料為水刷石,底部勒腳和主入口及上方石材裝飾為花崗岩。

漢口路110號入口廣場

在修繕過程中,室內裝飾除保留部分吊燈、欄杆、門窗套等,非歷史原物部分為重新設計制作,取材用色多為與建筑外立面協調的金色、黃色、褐色等,另增加米灰、橄欖綠、灰藍等具有金融氣質的色彩,使空間更柔和明亮。

漢口路110號室內

外灘第二立面

未來,在保留城市歷史風貌和傳承海派文脈的同時,“外灘第二立面”將通過歷史街區與建筑的煥新,引入更加富有活力的產業,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空間,讓歷史遺珍成為城市名片,隨著區域更新工作的進一步推動,崛起更多帶有歷史風貌特征的商業文化地標。

資料:市住建委、市歷保中心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