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聚焦“從0到1” 上海未來產業基金投資策略發布

2025年01月09日16:19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上海未來產業基金投資策略發布,期限最長可延至18年

百億未來基金聚焦“從0到1”

昨天,總規模100億元的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發布投資策略。發布活動上,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總經理魏凡杰帶來一個好消息:7日,基金通過了中國証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

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的100億元由上海市財政全額出資,定位於搭建推動顛覆式創新、多學科交叉創新、前沿平台性技術方向孵化和早期投資的開放賦能平台,關注科學屬性強、轉化風險大、現有產業化條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機會產生巨大變革的技術。“我們看好科學智能、腦機接口、可控核聚變、量子計算、合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魏凡杰說。

作為上海市政府設立的投資母基金,上海未來產業基金將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戰略,成為聯合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孵化前沿科技的耐心資本和戰略資本。“近年來,新技術的成熟過程和產業化應用正在提速。”魏凡杰在演講中說。在他看來,未來產業在全球加速興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政府支持革新、科技公司迭代、風投孵化創新、人工智能催化。

在這一全球趨勢下,上海未來產業基金將聚焦“從0到1”的科技發展階段,即在從科學研究到產業形成這一“從0到100”過程中,關注最早期階段。“這是一個比天使投資更早的階段,也是國內風投基金長期缺少投資的階段。”璞華資本管理合伙人陳大同告訴記者。作為未來產業基金的合作伙伴,璞華資本計劃設立一個規模約3億元的子基金,將80%左右的資金投向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早期項目。

為何要將八成資金投入高校和科研機構?陳大同解釋,企業研發的前沿技術通常在未來5年內有望轉化為產品,而高校院所的一些科研項目“未來感”更強,轉化周期會超過5年。過去,這類項目因為轉化風險大、投資回報周期長,難以引起投資人的興趣﹔而今,有了上海未來產業母基金和子基金后,政府與市場化機構將攜手挖掘高校院所的“金礦”,並通過項目經理人團隊開展概念驗証、深度孵化、全流程管理等工作,將實驗室裡的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作為耐心資本,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的期限長達15年,還可根據情況申請延長3年。這意味著,基金立足於同項目一起成長,追求長期超高收益。

魏凡杰在演講中發布了未來產業基金關注的六大未來產業:未來健康、未來信息、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未來制造。每個產業都包含若干領域,比如在未來信息產業中,科學智能、大模型前沿、量子計算、具身智能、硅光是基金重點關注的5個前沿領域。

魏凡杰表示,上海未來產業基金不僅將為科學家團隊提供“第一桶金”,還將與上海高質量孵化器和新型研發機構等合作,打造資源樞紐,推動科學家創業行穩致遠。(記者 俞陶然)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