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激發社工內生動力 | 為“宜居東明 人民社區”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東明路街道立足規范化、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目標,著力鍛造一支政治覺悟高、專業素養好、服務能力強、居民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為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人才支撐。
東明路街道作為一個純居住型社區,歷來注重社工隊伍的培育。在加大力度從應屆高校畢業生群體中招聘的同時,街道注重從社區黨員、退役軍人、社區規劃師等優秀人才中挖掘社工,選取一批能力強、素質優的人員。
在社工隊伍建設上,東明路街道積極引入高校智力資源,建立起一套社區治理方面的“產學研”鏈條。東明路街道與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四葉草堂等高校和專業社會組織深度合作,推出“強頭雁、帶群雁、育雛雁”培訓工程,以小班化、精品化集中脫產培訓的形式,將優秀社工送進高校課堂,汲取最前沿的理論知識。
同時,東明路街道搭建“明心”基層治理賦能平台,邀請專家學者打造“明心”基層治理智庫,建設“明心”治理學校,面向基層治理難點重點設置課程,提升社工的實戰能力。
東明路街道深耕“雙向挂職”實踐鍛煉品牌,積極為青年干部成長成才創造機會、搭建平台。有效打通機關與居民區的壁壘,有計劃分批次安排優秀社工開展實踐鍛煉工作,參與機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重點工作,幫助積累工作經驗,組織社工參加“硬骨頭”攻堅行動,提升社工難題破解能力。
東明路街道還積極推進社工參與,支持社工盡展其長,探索了一條接地氣、實效性強的社工成長途徑。
一是培育專業團隊。擇選具有設計、規劃、綠化、園林等專業背景的社工組建社工規劃師隊伍,帶動提升社工參與社區規劃和社區營造的整體能力。
二是參與“東明72變”美好提案行動。打造一支符合參與式治理發展要求的社工隊伍,鼓勵社工深度參與“東明72變”參與式社區規劃提案工作,助力社區治理各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是參與物業治理。發揮社工“人熟、地熟、事熟”優勢,全面落實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工作要求,引導社工在物業治理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業委會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
(來源:宜居東明人民社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