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蔡元培美育大講堂”第二期開講
上音“蔡元培美育大講堂”第二期開講
“廖式拖堂”令人意猶未盡
日前,在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城堡內,觀眾席全部坐滿,甚至連過道也擠滿了人。原來,這是上海音樂學院“蔡元培美育大講堂”的第二期講座,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以“以樂為橋:用中國藝術歌曲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題,帶領觀眾在藝術歌曲中再次認識中國文化。
面對觀眾的熱情,廖昌永不僅撤掉了布置好的演講台,還全程脫稿,為公眾和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大師課。
原本,廖永昌講到具體歌曲時,會有聲樂歌劇系學生上台表演,但在《水調歌頭》的學生演繹結束后,廖昌永臨時叫住了擔任鋼琴伴奏的朱和老師。“藝術歌曲《水調歌頭》是基於蘇東坡的詞創作的,其中的起承轉合、節奏強弱快慢都很有講究。周小燕先生和陸在易先生都說過,但凡有一句話要重復唱的時候,一定不能一樣,一定要有變化。”
他不斷唱響“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來講解“別時圓”要連續唱弱的道理。“當時我說唱不了,因為對男中音來說,這兒正好是換聲點。她說不行,一定要唱,要很柔美,才能渲染出情緒。但下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突然又慷慨激昂,聲音很高,是因為這樣才能闡述一個釋然的、瀟洒的蘇東坡,才能表達‘月亮有缺之后必有圓’的樂觀豁達、豪邁激情的人生。”
深入淺出、聲情並茂的講解極具感染力,台下觀眾都聽得非常投入,不少人還掏出手機,用視頻記錄下這難得的名家講堂。由於氣氛熱烈,被主持人調侃“習慣拖堂的廖昌永老師”,講座時間不出所料又延長,但這樣的“拖堂”受到熱烈歡迎,不少觀眾聽得意猶未盡。
廖昌永說,中國藝術歌曲發軔於上音,隨后開始了百年發展史。如今,上音作為中國藝術歌曲體系化建設的引領者,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除了藝術歌曲創作從無到有、從模仿到自成體系的發展過程,我們還能在其中看見中國詩歌的嬗變,看見中國的文化發展、歷史變革等等。”
“蔡元培美育大講堂”誕生於今年1月2日。經過精心策劃,大講堂敲定了藝術名家以及講座主題的選擇標准,充分體現上音“高質量校園開放”的含金量。首期嘉賓為“七一勛章”獲得者、《紅旗頌》作曲者呂其明先生。
講座最后,廖昌永再度發出邀請,歡迎公眾預約講座。未來“蔡元培美育大講堂”將每月舉辦1—2次。“我們將繼續推進高水平公共空間開放和學校高質量發展,打造可閱讀、可聆聽、可感知的‘沉浸式’開放校園。”(記者 李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