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不再逢台風就撤離 吳淞老鎮改造收尾項目簽約
20年夢圓,吳淞老鎮改造收尾項目簽約
終於不再逢台風就撤離
從1987年算起,張雲霞在寶山區吳淞街道昌北路已經住了37年。30多平方米的兩層小樓,見証了家庭的許多寶貴回憶,但更多的是難以向外人道出的不便和窘迫——生活空間狹小、房屋破舊風化、人居環境臟亂差……
住房改善,是張雲霞一家人多年來的期盼,而今期盼成真。日前,吳淞街道十四街坊二期舊城區改建項目首日簽約率達96.02%。下個月,他們就要搬家了。
飯桌和床一步之遙
作為一個歷經20多年動遷未完成的改造基地,吳淞十四街坊二期舊改征收項目東至淞浦路、南至淞興路、西至同泰路、北至淞濱路,是吳淞老鎮改造工程的收尾項目,也是寶山區“兩舊一村”改造重點項目之一。
在那裡生活是什麼感受?記者來到昌北路,逼仄的小巷,建筑年代、形態不一的老房子,老房外用於支撐加固的根根木樁,無處安放的洗衣機……
張雲霞的家也老了。房頂漏水、牆紙斑駁,通往二樓的樓梯又窄又陡。更大的難處,是房子太小。被稱為客廳的地方,也是兒子徐瑋珺的臥室。飯桌,放著電視機、電腦的寫字桌,徐瑋珺的床,呈三角狀分布,彼此也就一步之遙。要去衛生間,還得穿過床角和書桌椅,側著身擠進去。廚房也是多年前搭出來的,僅能容納兩個人同時站立。張雲霞說,最早的時候,家裡連灶台也沒有,燒菜也是在客廳,每到飯點屋裡就“煙霧繚繞”。
從父輩手裡接過這個小樓,這樣的生活,張雲霞和丈夫尚且能忍。他們是“過過苦日子”的人,但出生於1989年的徐瑋珺一直叫苦不迭。牆面上充滿青春回憶的《灌籃高手》海報和《神奇寶貝》貼紙,已不能給這個青年安慰。他需要的,是獨立的生活空間。
一到台風天,改善居住條件的盼望就特別強烈。張雲霞說,每次台風來臨前,居民區書記都會把這一片的居民提前安置到旁邊的小學,生怕大風大雨把有的鐵皮屋頂掀翻,或是危牆倒塌砸到人。今年台風“貝碧嘉”來襲,旁邊一戶居民用於加固屋頂的瓦片都被吹走了。
用心解開難解的結
今年5月23日,寶山區委專題會議明確:以“解決地塊歷史遺留矛盾,徹底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為目標,採取“區屬國有企業托底、政府征收方式”重新啟動推進該舊改項目。今年6月,吳淞十四街坊二期舊改房屋征收工作全面啟動,6月30日第一輪改建意願征詢,同意率達98.86%。
但后續推進工作卻面臨巨大阻礙。這些建造年代久遠的房子產權復雜,80%的房屋是共有產權,導致繼承人多,實際居住人和其他在外居住的產權人之間矛盾重重。為確保征收工作順利進行,吳淞街道派出多位年輕干部下沉到一線,還把經驗豐富的居民區書記緊急抽調過來。
宋奕奕曾任吳淞新城居民區書記,與吳淞十四街坊僅相隔一條馬路,這次“臨危受命”擔任和豐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為更好地傾聽居民呼聲、解決居民訴求,吳淞街道搭建了公信評議、監督評議、居民調解等平台,還安排律師提前介入,協助解決居民家庭矛盾。可仍有一些難解的結,考驗著基層干部的智慧。
宋奕奕印象最深的一次調解,花了近8個小時。那一戶的實際居住人是一對母女,其他產權人是住在外區的親戚。上午的溝通,各方對於利益分配沒有達成一致,實際居住人憤然離席。宋奕奕覺得不能放棄,立馬挽留那幾位親戚,邀請他們到旁邊的餛飩店吃午飯。“他們願意過來談就說明有機會,我能做的就是從親情角度激發他們的同理心,考慮實際居住人未來買房的現實訴求,盡量讓一讓。”宋奕奕回憶,那天為了給幾位親戚考慮的空間,她就在餛飩店外等候,待對方吃完,又拉著他們回到居委會繼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天下午3點多,調解終於成功。
宋奕奕介紹,為了啃下“硬骨頭”,居委干部們針對各家情況做了“一戶一檔”的表格,前前后后的矛盾調解會就開了40多場。一位居民對記者說:“幾個月下來,宋書記瘦了20多斤。”
上下一條心推進簽約
盼了20多年,真簽約前,居民還有很多顧慮。比如,均衡實物安置補貼怎麼給、過渡安置費給幾個月、安置房源情況如何。
對此,吳淞街道舊改辦負責人周毅表示:“我們所有的政策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征收方案座談會先后召開了5場,對於收到的48份居民的書面意見書,我們也根據共性需求進行了征收方案優化,於8月23日完成聽証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原本還在糾結的居民慢慢地認可了。”
記者在房屋征收現場簽約點看到,幾面牆上都貼了征收安置房源一房一價表。這些房源分布在寶山區內的淞寶地區、大場鎮、羅店鎮等區域。每一套房源的小區名稱、地址、門牌號、室號、建筑面積、評估單價、安置價格都標得清清楚楚。
周毅說,征收簽約工作推進離不開全區上下一條心。“寶山區房管局、寶山區重大辦、寶山城建集團、寶山區征收事務所等單位在政策、資金、房源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與協助。過去幾個月,街道每周召開工作例會,遇到任何問題,各個部門都會積極參與協調解決。”
11月22日,經過184個日日夜夜,吳淞街道十四街坊二期舊城區改建項目首日簽約率達96.02%,標志著簽約生效,地塊改造工程實質性啟動。
眼下,張雲霞正在抓緊時間收拾,給各種物品歸類。冰箱、彩電、兒子的電腦,都是要帶走的。經歷了幾十年風雨的飯桌,桌腳已經變形,這一次就“光榮退休”。結束採訪前,她還和記者分享了一個喜訊,一家人正在給兒子看婚房,“朝向要好,他一直想住在陽光房裡。”(記者 吳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