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功能豐富!北新涇街道這個新空間啟用→

2024年11月22日15:00 |
小字號

日前,“共建共治,多元聯動”北新涇街道社區治理品牌展示活動在“寧聚裡·吾愛家”黨群服務中心舉辦。活動中,宣布北新涇街道“七彩匯地下空間”啟用,“社區自治項目集章地圖”也正式發布。

近年來,北新涇街道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推動建設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社區治理面貌,以黨建引領構建了“客堂間”“從香樟園到吾愛家”“七彩匯”等各具特色的社區治理品牌。

七彩匯地下空間

“七彩匯地下空間”啟用。作為新涇四村居民區為盤活閑置民防地下空間而打造的多元活動陣地,“七彩匯地下空間”巧妙融合黨群交流、親子娛樂、社區直播、民主協商、人防知識普及等多種功能。據悉,“七彩匯”是新涇四村居民區的社區自治品牌,多年來隨著品牌效應的放大,居民聚焦樂學、樂養、樂助、樂教、樂活、樂居,自發創立了“七彩虹”影像工作室、“七彩風”合唱隊、“七彩樂”讀書會、“七彩夢”舞蹈隊、“七彩韻”滬劇隊、“七彩緣”編織隊等多個自治團隊。“七彩匯地下空間”的亮相,將進一步拓展居民活動場景,推動黨群服務與社區生活的融合發展,提升社區的凝聚力與活力。

圍繞空間美化、綠植科普、牆面美化、團隊建設等主題,自治項目在北新涇轄區“多點開花”。活動中,“北新涇街道社區自治項目集章地圖”正式發布,該地圖系統介紹了2023—2024年北新涇街道社區自治項目、融合創新的集章互動模式,居民可至地圖中的居委會領取紙質地圖,親自探訪,沉浸式地感受“共建共治,多元聯動”的自治魅力。

活動還設置了居民區治理品牌分享環節,劍河家苑、新涇四村、新涇五村居民區書記分別上台發言。新涇一村第一居民區等7個居民區代表,就各居民區自治項目開展情況進行介紹。

劍河客堂間

劍河家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龔慧妮介紹,劍河家苑屬於農民動遷安置小區,基於社區特質、結合居民建議打造的新式共享客廳“劍河客堂間”,近年來成為了鄰裡維系感情的聚集地,開展了公益志願活動、社區環境清理整治、滬劇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力帶動居民參與基層治理。

新涇五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馮冰清介紹,社區黨員於2000年自發募捐購香樟樹苗美化家園,同年,“香樟緣自治社”成立﹔2021年,新涇五村建成多功能社區綜合服務體,“吾愛家”品牌面世。從“香樟園”到“吾愛家”,新涇五村實現了從物理空間到治理理念的全面升級,以及社區治理品牌的蛻變新生,引領居民共繪美好生活新圖景。

植物旅館

新涇四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駿介紹,新涇四村堅持以“四位一體”為治理模式,依托“五社聯動”機制,凝聚起社區志願者、共建單位、新就業群體等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從文化營造、環境美化、平安守護等方面繪制“多彩四村”,收獲了“植物旅館”等自治“碩果”,多維度、全方位展現了“七彩匯”社區自治品牌特色。

今年,北新涇轄區的社區居民、社區單位、社會組織等,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為社區共建共治注入新動力。為感謝各方力量的貢獻,北新涇街道“美好家園行動者”以及“小北治理合伙人”等14人獲頒徽章。

北新涇街道方面表示,本次活動總結提煉了北新涇居民區社區治理的經驗、機制、方法,展現了自治項目的實施過程和收獲成效。接下來,北新涇將從社區營造、團隊培育、平台構建等方面,持續深化社區品牌延展度和內涵﹔將圍繞人群特點、居住特征、文化特色等要點,形成“一居一品”的可持續社區治理生態圈﹔將創新社區自治實踐模式,結合新興領域黨建全覆蓋等工作,把居民自治拓展為街區共治﹔將聯動社區治理專家團賦能社區治理,推動社區難題破解,激發社區自治活力。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