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這場無聲的重逢,跨越了半個世紀!

2024年10月29日14:25 |
小字號

近日,一位無法說話的老人

在多地救助管理站的愛心接力下

找到了分別近半個世紀的親人

迎來了重逢的喜悅

2024年3月的一天,朱涇鎮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邏中發現一名老人跌倒在路邊,在緊急送往醫療機構救治的過程中發現老人既無法說話,也沒有攜帶任何身份証件,遂通知了屬地救助管理站。

金山區救助管理站迅速與公安部門對接。但在老人身體逐漸好轉的同時,他的身份甄別工作卻陷入了僵局。區救助管理站先后運用了“今日頭條”發布尋人信息、人臉識別、DNA採血比對等多種方法,卻始終未能找到有效的身份線索。

為了幫助老人早日與家人團聚,老人被轉入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由“甄·愛”工作室的甄別骨干接力尋親。

由於老人無法開口說話,也不識字,工作人員便邀請了啞語老師一同參與溝通。經過詢問和手勢交流,工作人員初步推測,老人的家鄉應該在農村地區,居住地周邊無山脈,可能有飛機場和塔樓建筑,冬季降雪量較大。通過讓其辨認多種地貌、農作物、特色飲食、交通工具等圖片,推測老人可能來自東北地區。

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對老人開展了血液採集,並請公安機關進行血樣Y染色體協查,發現老人與遼寧錦州新民鄉的8位梁姓居民存在血緣關系,這也恰好印証了之前的推測。

9月3日,在錦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協作配合下,市救助管理站派出3名甄別骨干陪同老人前往遼寧錦州開展實地尋親。當一行人抵達錦州的新民鄉后,發現當地的河邊有班吉塔,附近還有機場,這些都與老人之前對飛機場和塔樓建筑的描述相印証,讓大家信心倍增。

工作人員立即對與老人的Y染色體比對相近的人員及當地村民走訪詢問,終於了解到在上世紀70年代,梁家曾有一名啞巴走失,其姐姐“二雲”目前還在當地居住。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工作人員見到了這位名為梁雲(化名)的“二雲”。然而,時隔半個世紀,梁雲和受助老人無法僅憑外貌確認對方是否是自己的親人,工作人員便在征得梁雲同意后為其採血,准備比對DNA。

雖然有了梁雲的線索,工作人員還是決定在走訪完村子后再到屬地派出所碰碰運氣,期望找到更多信息。幸運的是,在派出所的戶籍檔案中,一行人又發現梁家還有一個在出生后兩個月就被送養至葫蘆島市的小弟,名叫朱小山(化名)。在當地民警的幫助下,9月19日,工作人員再次前往葫蘆島市,找到了朱小山,也對他進行了採血。

幾天后,好消息傳來——經公安機關DNA比對,被上海市救助管理機構救助的老人就是梁雲與朱小山走失48年的兄弟!原來受助老人名叫梁遠(化名),1961出生,現年63歲,不滿一歲時因病致啞,三歲時父母離異,幾個孩子都是吃好心鄉親們的“百家飯”長大的。十五歲時,梁遠乘火車前往葫蘆島尋找母親,從此走失,家人們再也沒有得到過關於他的消息。

10月16日,在錦州市救助管理站和當地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梁遠終於回到了親人身邊。這一場跨越半個世紀的無聲重逢,終於在上海市、區救助管理站和兄弟省市救助管理站的愛心接力下得以實現,平凡的救助管理人又一次用自己的堅持不懈、匠心精神和職業擔當書寫了動人的傳奇!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