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國慶上海城市微游熱度不減

“回家就看魯迅文章”

2024年10月05日08:3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媽媽,我回去就想看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昨天下午3時50分左右,結束了近3個小時的城市微游后,團裡的小朋友意猶未盡。

當天,18位游客報名參加了春秋旅游和上海魯迅紀念館聯合組織的國慶特別微游團。大家從上海魯迅紀念館出發,沿著魯迅在上海的生活足跡,穿過甜愛路、多倫路、四川北路、山陰路,最后以上海魯迅故居為終點站,一路了解魯迅生命最后十年在上海的故事。

“這是內山書店舊址,魯迅到上海后沒幾天,就在內山書店看到了自己的作品集,他常來內山書店購書、會客,與書店老板——日本友人內山完造成了好朋友,並一度在此避難。書店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梁……”“這是景雲裡,魯迅來上海后首先就住這裡。”每到一個點位,導游徐旦旦便將相關的故事娓娓道來。

“我們以魯迅在上海生活的經歷為切入點,順便介紹他的成長過程,告訴大家一些書本之外的故事,讓大家有更立體的認識,能更好地理解魯迅作為一個普通人,是如何成長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為了此次講解,徐旦旦准備了一個星期。

徐旦旦帶過多倫路紅色文化主題游的團,但聚焦魯迅的團是第一次帶,因為過去很少有旅游產品將魯迅在上海生活的點位串聯起來。今年國慶假期,位於山陰路大陸新村9號的上海魯迅故居經過3個多月閉館修繕后,正式恢復開放。為此,上海魯迅紀念館也是首次主動找春秋旅游合作,希望讓市民能有“魯迅文化的新體驗”。

此次上海魯迅紀念館還特地舉辦了“不獨為清玩——魯迅與傳統箋紙”特展,不僅讓游客們了解了中國的箋紙文化,也了解到魯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

當天團裡的18位游客以上海本地人為主,大多是親子家庭。“小朋友學校要求了解魯迅,剛好看了這個主題微游團,我們就報名了。”“國慶去外地人也多,留在上海,參加這樣的微游活動可以在游覽的同時讓小朋友學習一些新知識,很有意義。”家長們對這樣寓教於樂的團都比較滿意。

四年級的小朋友彭延昇被爸爸專門帶來參加微游活動,因為他馬上要在話劇中扮演魯迅的兒子周海嬰。了解魯迅的故事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后,他對自己接下去的演出也有了新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團裡還有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日本女士。“魯迅在日本也很有名,《藤野先生》一文被收入日本的教材,大家都讀過。這次游覽能進入許多魯迅生活過的地方,所以我主動報了名。”該女士表示,她還帶了一位好友充當翻譯,遇到講解沒聽明白的,便讓朋友幫忙翻譯。

“其實這也是我們做魯迅主題城市微游的原因,魯迅在海外也有知名度,如果產品反饋比較好,我們可以嘗試推薦給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或者海外的游客。”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說。

城市微游在跨省游暫停時是讓旅游業繼續與游客保持聯系的重要產品。如今,城市微游的需求依然存在,節假日期間,仍有許多人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也有許多企業選擇城市微游作為團建活動或者工會活動。周衛紅看到了當下的新需求:“現在入境游客多了起來,城市微游產品可以成為入境游客了解上海的最佳切入點。”她認為,要擴大旅游對城市消費的助力,重點客群還是外地游客,以及海外游客。挖掘好有海外影響力的上海故事,不僅有助於上海旅游業的發展,也將為城市經濟增長注入更多動力。

(責編:王文娟、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