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開啟醫患共管新時代:海思蓋德 | 探企業·看發展

2024年09月26日11:55 |
小字號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八次眼科學術大會(CCOS2024)期間,海思蓋德(蘇州)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后簡稱海思蓋德)發布了首款重磅眼壓新品海思微®回彈式眼壓計。

海思視康(上海)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思視康”)於2021年在上海市楊浦區大創智注冊成立,隸屬於海思蓋德集團,是一家致力於先進生物醫用材料在眼科類疾病中應用的高端植入醫療器械科技型企業,開發了與眼科疾病相關的微創青光眼手術(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手術器械及輸送系統、眼壓監測器械及管理系統。

據悉,公司獲評2022、2023年度中國和江蘇省“潛在獨角獸”企業、蘇州工業園區領軍人才計劃、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成長組)優秀企業等榮譽。截至目前,公司累積申請專利達54項,PCT8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已授權發明專利9項,已通過了知識產權體系認証。現已注冊商標82件,在審10件。

海思視康作為海思蓋德的研發中心,匯聚來自飛利浦、微創、西門子等醫療行業精英,研發人員佔比超70%,累計研發投入超億元。經過多年的鑽研與開發,多款產品進入臨床和商業化階段,公司已成為青光眼診療創新領域的頭部企業。

海思視康正逐步成為以青光眼患者為中心,集術前預篩、術中治療和術后眼壓管理於一體的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助力青光眼患者的全病程眼壓管理。

國產家用便攜眼壓計

實現醫患眼壓閉環管理

根據世界青光眼協會(WGA)的數據顯示,全球青光眼患者約有6000萬人,到2020年這一數字增加到7960萬,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1.11億。根據《中國青光眼指南(2020年)》數據和預測趨勢顯示:國內存量患者超2000萬,按目前的治療方式,末期有近600萬人會走向不可逆的失明,造成一級傷殘,中國是全球青光眼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眼健康自2016年“十三五”規劃就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2年“十四五”更是首次提出加強重點人群重點眼病防治,明確指出要提高青光眼的早診早治能力,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國民健康意識攀升,未來青光眼診療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今年9月,海思視康自主創新研發和生產的海思微®回彈式眼壓計隆重上市。該產品是上海歷史上的第一張回彈式眼壓計注冊証,亦是上海市的第一款家用便攜眼壓計產品。海思微®回彈式眼壓計兼具自主測量、居家易用、輕巧便攜和雲端儲存等多個特點,患者可以居家自測眼壓,不錯過異常眼壓波動和夜間眼壓峰值。數據在雲端儲存后還可以自動繪制眼壓波動曲線,兼具人性化和實用性。產品促進以患者為中心的眼壓管理模式,提升患者眼壓監測參與感,推動實現青光眼個性化治療,最終達成長期的青光眼慢病管理規范化。

海思蓋德趙鵬博士分析,目前臨床上眼壓監測手段比較不方便,在醫院床位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測量24小時眼壓越來越難進行。海思微®回彈式眼壓計研發的初衷就是從患者出發,切實解決患者當前的實際問題。患者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家裡度過的,家庭自測版的眼壓計就可以滿足患者想測就測、隨時可測的需求,還可以大大緩解患者本身的焦慮。該設備另一個大的創新是具有無線傳輸技術,可以和手機一對一綁定,測量數據自動上傳繪制眼壓波動曲線,患者可以分享給子女或專業醫生,得到來自專業人士的建議,最終實現眼壓的閉環管理,這是有別於其它眼壓計設備最大的特點。未來海思蓋德會不斷創新,研發出類似於測血糖儀器等更日常化更方便的設備。

全球最小III類植入體

新突破填補國內空白

微創青光眼術式(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憑借其卓越的安全性、有效性、良好的依從性及預后,已成為青光眼治療方式的選擇新趨勢。尤其是在國際上,其作為青光眼治療的新興手段已大規模展開應用,為國際青光眼患者眼壓長效控制帶來新福音。

海思視康作為全球范圍內MIGS術式產品管線最為齊全的企業,自主研發的“MicroCOGO®小梁網微支架引流系統”是全球最小的III類植入物,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我國在該類別產品中的空白,已於2024年2月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綠色通道”,是迄今為止唯一進入該通道的青光眼治療型產品。目前,該產品已在全國范圍內完成手術入組超百例,當前數據已呈現優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園區匯聚需求及資源

形成集群式產業服務

近年來,大創智深入參與醫療醫藥產業鏈的招商工作,海思視康自入駐大創智以來,被持續發展為醫療醫藥產業鏈重點企業。此外,大創智設立專員為其提供包括政策申報、知識產權、人力資源等多項運營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大創智持續運營“醫智融合”國際產業聯盟、智慧醫療產業未來創造營等,匯聚需求及資源,形成集群式產業服務。園區通過產業鏈分析,摸清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配套服務商和應用場景等信息,憑借龍頭企業較強的供應鏈協同能力、吸附能力,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園區。區域內微醫、醫學界、時代天使、博斯騰等生命健康企業發展迅速,又有聲網、戴爾、優刻得等知名企業提供技術生態支持,已形成了“大健康產業生態圈”。未來,大創智將朝著打造一個融生物醫藥研究、數字醫療服務、互聯網醫院、健康金融等功能集聚的生命健康綜合體的目標不斷靠攏。

長期以來,楊浦充分發揮科教資源豐富、醫療機構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醫藥醫療領域科技成果就近孵化、轉化和產業化。以醫藥醫療產業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產業是楊浦重點布局的四大新興領域之一。從今年開始,楊浦圍繞醫藥醫療等12條細分產業鏈建立了鏈長制工作機制。

未來,海思視康將秉持專業精神,傾力打造優適於國人的精良產品,為楊浦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推動產教融合、聚焦產業鏈建設需求做出貢獻,促進醫藥醫療產業在楊浦發展壯大、集聚成勢。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