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記者走訪發現:滬公共場所母嬰室不好找不夠用

2024年09月11日09:36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相關管理辦法對設置場所和細節要求做了規定,但記者走訪發現——

公共場所母嬰室不好找不夠用,衛生堪憂

萌娃出行,哺乳、清潔等特殊需求必不可少。

去年2月10日,市衛健委等部門制定並印發了《上海市母嬰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將公共場所設置的方便哺喂母乳、嬰幼兒護理和保護婦女兒童隱私的專用空間列為申城母嬰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母嬰室的設置場所、設置要求等做了規定。

然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民聲直通車”欄目近日來持續收到市民反映,母嬰室不好找、不夠用、設施不完備等情況給帶娃外出的家長們帶來了不小困擾。申城的部分母嬰室建設是否落實了上述《管理辦法》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大型商業體:

十分難找,衛生堪憂

空間開闊、地理位置便捷,商場周邊又聚集了不少居民住宅區,靜安大悅城與月星環球港這個夏天受到“有娃一族”的歡迎。不過,兩個商場的母嬰室卻並未獲得好評。

“找來找去,沒有找到母嬰室。”在大悅城,記者遇到了推著嬰兒車的市民馬女士,剛滿半歲的嬰兒突然拉稀,她急需前往母嬰室,給孩子清洗並更換尿不濕。馬女士告訴記者,她已經尋遍了南、北兩座的各個樓層,均未發現母嬰室的相關標識,“商場裡的安保人員、售貨員都不清楚母嬰室在哪裡”。

在同樣逛遍各樓層無果后,記者無奈使用了社交平台搜索,方才了解到其母嬰室位於北座六樓及八樓電梯廳旁,共有2間可用。記者先步行前往六樓,經電梯廳后,記者右轉進入了蜿蜒的走廊,母嬰室終於映入眼帘。不過,這一路都沒有任何標識出現﹔不僅如此,推開磨砂玻璃門,哺乳用的沙發上竟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正在沉睡。在八樓相同的位置,記者找到了大悅城的另一間母嬰室,其時,一名保潔員正在裡面洗臉,見記者進入,她便甩甩手轉身離開了。

記者看到,母嬰室內共有兩個哺乳的隔間,配備了綠色的布帘。隔間內均有哺乳用的小沙發及折疊式的尿布台。隔間外設置有一台盆,水龍頭裡能出熱水,一旁也放置了垃圾桶、擦手紙等。整體空間較大,嬰兒車可輕鬆通行、擺放。不過,無蓋的垃圾桶已幾乎填滿。而且這間母嬰室外,便是餐飲店集中擺放濕垃圾桶的區域,氣味難聞。

與大悅城相比,環球港母嬰室在數量及標識設置上要好一些。記者在商場導覽電子屏上看到,各樓層均有1至2間母嬰室,其位置用特定的標識標出,商場內部的標牌上也均指明了母嬰室的方向。然而,記者走遍各樓層后發現,此處的母嬰室設置並不統一規范,部分樓層的母嬰室缺少哺乳椅及門帘,部分樓層則直接以第三衛生間代替母嬰室,隻在馬桶邊放置了一張嬰兒床。此外,衛生情況堪憂,不僅悶熱,記者在一樓母嬰室台盆邊甚至發現了蟑螂出沒。

交通樞紐:

沒有標識,維護欠佳

在申城的各大交通樞紐,“母嬰室難找”同樣被市民們吐槽。8月27日,記者來到鐵路上海虹橋站尋找母嬰室,結果“一頭霧水”。

從二樓南進站口進站后,記者悉心留意著過路的每一處標識,但均未發現“母嬰室”字樣。經詢問現場工作人員后得知,虹橋站僅設置一處母嬰室,位於19A及20A檢票口之間的“心尚雷鋒服務站”內。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前往該服務站,其間路過了候車大廳內的乘客服務中心,其中央的大屏上標有“心尚雷鋒服務站”的標識,旁邊注明了信息咨詢、殘疾人服務、失物招領及現金兌換等服務內容,但並未提示有母嬰室。直至進入服務站,記者才在左手邊發現了嬰兒護理台、哺乳室等設施,不過,隔尿墊等用品均散落在各處,維護欠佳。

鐵路虹橋站客流量巨大,帶娃出行的旅客不少,但“心尚雷鋒服務站”僅提供2個哺乳室、3張簡易尿布台。對此,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此前想要使用母嬰室哺乳時,2間哺乳室均被佔用:“小孩哭,大人急,但也隻能等。”當天採訪時,記者在服務站內看到,尿布台的使用需求同樣極為旺盛,無奈,部分輪不上的家長隻能在嬰兒車上更換尿布。

醫療衛生機構:

照護需求,無法滿足

根據《管理辦法》,助產醫療機構、兒童專科醫院、設有兒科或兒保門診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立母嬰室。8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浦東新區高科西路的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實地走訪,在出入院的往來人群中,推著嬰兒車的市民不在少數,且大多數為小月齡寶寶。

走進門診大門,記者同樣未見母嬰室標識,詢問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后得知,母嬰室位於三樓A區。根據工作人員的引導,記者向三樓A區即“新生兒及兒童保健”區域前進,在走廊的盡頭,終於看到了“哺乳室”的標識。走近后,記者注意到,此母嬰室外部未設置冷熱水等設施,打開門后,僅能看到橘黃色的長椅,一張尿布台被擺放在角落裡。由於空間十分狹小,嬰兒車難以入內。

“這沒有達到母嬰室的標准吧!”記者在一婦嬰內採訪多位家長,他們均表示此處母嬰室的功能並不能滿足帶娃的需求,“來一婦嬰做兒保的孩子很多,作為醫院,更應該考慮到各種需求。”市民姜女士列舉,除了母乳親喂、更換尿不濕外,還可能需要沖泡奶粉等,都需要相應的設施設備。她還提到,一婦嬰提供產后康復服務,不少寶媽會將孩子帶在身邊,但產康治療與門診大廳並不在一處,且並不設單獨的母嬰室,媽媽們隻能披上衣服,坐在等候區喂奶。

與大型的醫療機構類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承擔了一部分的診療及兒保工作。記者在普陀區真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走訪發現,此處的母嬰室似乎在開放時間上有較大限制:當天下午記者來到現場時,母嬰室所在的二樓兒保區域已完全熄燈,門上的標識顯示,要使用母嬰室,需聯系兒保工作人員,但記者在二樓穿梭許久,並未找到工作人員,吃了個“閉門羹”。

文化及體育場館:空間狹小,標識不清

“母嬰室標識不明、空間狹小。”今年8月,市民巴先生帶娃前往浦東美術館,在參觀過程中需要使用母嬰室。可不愉快的使用經歷,讓他不得不撥打了12345上海市民服務熱線反映。

記者近日在浦東美術館看到,一樓至四樓均為展廳,自動扶梯口並不見母嬰室的標識,僅提示有衛生間。展廳層遍尋不見,為此,記者詢問了美術館入口處的工作人員,她向安檢處一指,並告知記者,使用母嬰室需先走出展覽區,回到安檢處后,再乘坐自動扶梯前往B1層。此時,記者才發現,安檢處旁邊的牆面上,畫著“母嬰室”的指示標識,箭頭指向B1層。然而,下樓后,標識又不見蹤影,記者路過了衛生間、更衣寄存處,一路向裡走,才在一條極為狹小的通道外看到了“母嬰室”三個字。

走進母嬰室,記者的第一感覺是“擠”。推開門便是一個台盆,站立區域僅容一人轉身,嬰兒車要入內幾乎不可能。整間母嬰室為長方形,台盆旁放置了一張簡易的折疊尿布台,哺乳椅也以折疊椅代替,並未安裝門帘等隱私防護設施。記者還注意到,尿布台上有大片污漬。

旅游休閑場所:

設施簡陋,功能不全

除以上各場所外,旅游休閑場所是帶娃出行的重點區域。

8月25日20時許,迪士尼樂園迎來出園高峰,迪士尼小鎮上人流如織,推嬰兒車的不少。然而,記者查看了小鎮內的多塊指示牌,沒有發現母嬰室的相關標識,至游客服務中心詢問后,工作人員告知記者,為避免母嬰室被不當佔用,使用母嬰室需由工作人員帶領,使用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於是,在經過簡單登記后,一位工作人員帶著記者穿過人流,大約步行了2分鐘,來到了小鎮母嬰室的入口,工作人員插上了“使用中”的牌子,並用鑰匙打開了門。

如此大費周章使得記者充滿了期待,可記者看到,盡管小鎮母嬰室清爽寬敞,但其內部僅有一間帶有門帘的哺乳隔間,甚至沒有尿布台及冷熱水設施。這也就是說,家長們無法在此處為孩子清洗並更換尿不濕。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小鎮內的親子衛生間,其中同樣未配置尿布台。

除迪士尼小鎮外,近段時間以來,位於楊浦區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園也吸引了大批“有娃一族”。8月28日,記者在偌大的公園內苦尋未果,正准備前往游客咨詢中心詢問時,在其門口的一塊指示牌上找到了“母嬰室”的字樣。然而,沿著標識前往后,發現此處僅是一處帶有折疊式尿布台及嬰兒床的“第三衛生間”,並不具備哺乳的條件。(記者 唐乙雋 實習生 顧玥)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