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華東政法大學歷史建筑群:近270°河景建筑明珠

2024年04月25日15:18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華東政法大學歷史建筑群:擁有超140年歷史,近270°河景的建筑明珠

上海匯聚了眾多名校,精英薈萃。其中,華東政法大學以其悠久的歷史建筑群落脫穎而出,成為上海校園歷史建筑的佼佼者。這些建筑不僅承載著深厚的學術傳統和文化底蘊,更見証了上海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本期由上海住建委帶來的“上海校園建筑遺存探秘系列”將帶你走進華東政法大學,領略獨具魅力的校園歷史建筑風貌。詳見↓

蘇河林立 · 史韻依舊

華東政法大學

歷史建筑群

01

概 況

華東政法大學位於萬航渡路1575號,人文歷史底蘊深厚,建筑藝術價值卓越。雖經變遷,仍保留聖約翰大學時期的空間布局,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風格的典型案例。2019年,該歷史建筑群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的韜奮樓、40號樓、東風樓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02

歷史沿革

1879年創建之初被命名為“聖約翰書院”,后更名為聖約翰大學。1952年,在舊址上成立了華東政法學院,並於2007年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校門朝南,校舍建筑分布在干道兩側,主要歷史建筑有懷施堂、羅氏圖書館、思顏堂等,佔地面積約56000㎡,始建時由通和洋行和英商愛爾德公司設計,多為中西合璧式建筑,大多保存較好。

1921年聖約翰大學校園鳥瞰圖

03

保護規劃

與歷史建筑修繕概況

目前,校園內已完成“蘇河華政十八景”貫通提升工程及10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程,其中包括格致樓、六三樓、小白樓、原八棟家屬樓等。通過修繕工程,不僅能夠保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歷史建筑,使它們在時間的洪流中得以延續,也有助於提升校園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底蘊。在未來幾年內,學校將陸續完成其余建筑的修繕工程。

04

蘇河華政十八景

2019年8月,華東政法大學段初步貫通了蘇州河步道,2021年,提升工程正式啟動。不僅拓寬了步道,還取消了隔離圍欄,讓市民可以更加自由地漫步在蘇州河畔,在盡享岸線景觀的同時,能夠近距離接觸“聖約翰大學歷史建筑群”,讓原本的內花園真正變成了共享的城市“后花園”。現在蘇州河畔華政段形成了“蘇河華政十八景”的新景象。其中,蘇河步道有十景,與歷史建筑相得益彰,如思孟園、格致園等,而華政校園內的八景也同樣引人入勝。從華政橋到書香園,每一處都充滿了學術氣息和人文情懷,讓人欣喜沉醉。

蘇河華政十八景中部分景觀節點

05

重點煥新建筑

原八棟家屬樓

原八棟家屬樓融合中西風格,汲取南方中式建筑精髓,與校園自然環境和諧相融。家屬樓所在的三角地塊是蘇河灣的璀璨明珠,擁有180°急轉彎的獨特地勢和近270°的河景。為了開放濱河空間,校方結合歷史建筑,以“彰顯華政建筑風貌,提升濱河空間品質﹔強化校園人文元素,激活濱河人文空間”為設計理念,將原有單一的人行步道改造成為“校園景觀+共享空間+濱河步廊”的全新模式。

沿河景觀效果

23號樓及前廣場修繕效果

修繕過程中,修繕團隊特別注重保留每棟建筑的特點。依據歷史原狀,對建筑細部進行了細致地修復。例如,24號樓的原有屋面採用了中式小青瓦和雌毛脊這種傳統中國元素﹔23號樓的木構外廊採用了極具特色的人字形叉手立柱的形式。

修繕對比

修繕前

修繕后

23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24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25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26-27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28-29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30-32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33-35號樓

修繕前

修繕后

36號樓

小白樓

小白樓為一幢2層磚木結構的精美建筑,建筑中窗邊裝飾線條和圖案,獨特的八角窗,錯落有致的青瓦屋面,中式木屋架等均為其特色。建筑修繕中,恢復保留南立面二層室外連廊格局,替換了破損的小青瓦,修復了外立面及室內裝飾,還原小白樓昔日獨特風貌。

煥新前后

修繕前

修繕后

小白樓二層外廊

修繕前

修繕后

小白樓

六三樓

六三樓原名斐蔚堂,建於1939年,為紀念500余名愛國師生反帝壯舉,改名為六三樓,昭示后人,永志不忘。

斐蔚堂是二層鋼筋混凝土、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筑,為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建筑屋頂形式採用坡屋頂,有著濃郁的中國傳統建筑特色。建筑修繕設計以落實合理利用、最小干預、可逆、可識別、完整性等原則,修復了屋面、外立面、外窗等部位,並在修繕期間對場地內的三棵古樹進行保護。

六三樓南立面修繕后效果

修繕對比

修繕前

修繕后

六三樓

華東政法大學的歷史建筑群,見証了學府的輝煌歷程,也承載著上海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蘊。作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建筑群,不僅見証了歷史,也延續了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同時,歷史建筑的修復與保護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華東政法大學開放校園,使得普通民眾得以走進這些充滿歷史的校園建筑,一同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

推薦線路:

線路:華政橋→原八棟家屬樓→小白樓→六三樓→南門

開放預約方式:

長寧校區(本文建筑群所在校區):社會公眾可沿蘇州河濱河步道或者在萬航渡路1575號直接入校,進校時間為7:00-21:00。

主題線路參觀預約:可在“華東政法大學”官方賬號上預約。

資料:市住建委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