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超長范圍照射!喀什二院成功實施南疆首例罕見髓母細胞瘤術后放療

2024年04月17日18:30 |
小字號

“喀什也可以做這麼高難度的放療,真的太方便了!謝謝腫瘤科的醫護人員……”近日,21歲的小阿因髓母細胞瘤術后在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簡稱“喀什二院”)腫瘤科做完放療后感慨道,在喀什就能完成這麼難的治療,不僅方便,而且各種花銷也少。

小阿也是喀什地區乃至南疆地區首例髓母細胞瘤術后在喀什本地接受放療的患者,標志著喀什二院放射治療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並為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寶貴經驗,填補了喀什地區乃至南疆地區在該領域的空白,實現了讓喀什地區老百姓不出喀什就享受先進治療的目標。

1

突然頭痛頭暈

竟是罕見腫瘤在腦子裡作怪

半年前,小阿突然出現頭痛、頭暈,伴有惡心、嘔吐,逐漸失去平衡,無法正常走路。家人趕緊帶著他到喀什二院神經外科就診,完善檢查發現,顱內第四腦室有一大小約4.1x4.3厘米的腫瘤,疑似髓母細胞瘤。收治入院后,立即為小阿施行手術切除,術后病理証實為髓母細胞瘤。

髓母細胞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惡性程度最高的顱內惡性腫瘤,好發於3至10歲兒童,但在成人中極為罕見,僅佔成年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0.4-1%。治療方面,首選手術切除腫瘤,但不容易完全切除,癌細胞會沿著腦積液在腦和整個脊髓腔內播散種植,很容易復發。因此,術后需要補充全腦全脊髓的放射治療和化療,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髓母細胞瘤最佳治療方案。如果給予規范專業的治療,70%的患者生存可超過5年。

但術后全腦、全脊髓這種高難度的放射治療技術比較復雜——小阿的照射范圍達77厘米,超過了直線加速器最大40厘米的射野,需要分成三段接野放療﹔不同部位相互銜接需要避免劑量的冷點和熱點,避免對脊髓不可逆的損傷。這種高難度的放射治療技術,因其照射范圍大,需要多個照射野銜接,對放療醫師、物理師及技術人員要求特別高。

2

放療難度極高

團隊精心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因為放療的部位涉及到大腦和脊髓,所以對技術要求特別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能將射線引導到全腦全脊髓,且完全適形於全腦全脊髓的形狀,並且保証劑量均勻,無熱點無冷點,是放療的核心所在。

患者第一次擺位治療

為了確保放療的療效及安全,盡最大努力降低不良反應,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援疆專家、喀什二院腫瘤科主任楊昭志帶領副主任張淑娟、修雪梅等醫護團隊及放療中心團隊從精准定位到靶區勾畫,再到物理計劃設計、模體驗証計劃,最后再給患者進行治療,每個環節都和上海后方的專家經過反復充分的溝通和討論,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力求給患者安全並且最佳的治療效果。

治療採用了容積調強VMAT和固定野調強技術相結合,以實現計劃靶區的最佳劑量覆蓋和危機器官的保護,避免了靶區過長出現劑量冷點,整個治療過程中IGRT圖像引導。經過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治療,小阿順利出院,治療過程中僅僅出現輕度胃腸道反應和白細胞下降。

髓母細胞瘤術后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可提高此類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復發率,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喀什二院放射治療取得了又一大突破,在診治疑難復雜病例方面有了更為豐富的診療經驗。今后,喀什二院將依托上海援疆力量,在現有援疆成果的基礎上,將腫瘤科做大做強,突出學科特色,繼續重點建設腫瘤全流程診療體系,造福當地腫瘤患者,書寫腫瘤學科高質量精准援疆工作新篇章。

(來源:上海援疆)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