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看病不再孤獨,楊浦首批“陪診師”持証上崗

2024年03月21日15:51 |
小字號

預約挂號、陪同就醫、跑腿等待、心理護理、萬一患者突發病況還要進行急救護理......近年來,新職業“陪診師”由於巨大的現實需求而變得炙手可熱。他們在陪診工作中擔當患者的“臨時子女”“臨時家人”,發揮重要的作用。

日前,全市首批575名參訓學員經培訓考核合格后,獲得由上海開放大學與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共同頒發的“上海養老服務陪診師”証書。在楊浦區,首批陪診師已開始持証上崗

圖片

“與時間賽跑”的新職業

3月18日下午4點多鐘,70歲的范先生突然感覺陣陣頭暈。他長期居住在長白新村街道長馨養老院,當時通知家屬前來陪診就醫的話,需要較久時間。伴隨頭暈症狀,范先生還發生了嘔吐。情況緊急,養老院將突發病況聯系並告知家屬之后,隨即派遣陪診師金仲凱陪同范先生去就近的楊浦區中心醫院安圖分部就診。

在醫院,金仲凱熟練地為患者操辦急診挂號、排隊驗血、CT檢查、入院手續等事項,盡快讓范先生就醫治療。經過仔細檢查,醫生確診患者為腦溢血,其小腦大面積腦梗,要是再晚一點來就可能危及生命。

“這樣的突發緊急病況經常在養老院發生,因此第一時間送醫陪診非常重要。”長馨養老院院長蔡惠英說,陪診師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職業,爭分奪秒,在緊要關頭甚至能“救人一命”。

圖片

在養老護理行業深耕多年的金仲凱,目前已經在長馨養老院工作5年。平時,他熱心社區公益,經常給空巢老人、獨居老人上門送去雞蛋、牛奶等。老人們都親切地叫他“小金”。不僅如此,他對於附近的醫院十分熟悉。而一名稱職的陪診師,最需要的就是熟悉醫院就診流程、懂得如何與老人打交道。

“去年下半年,我們送出了6名養老護理人員參加上海開放大學的‘上海養老服務陪診師’培訓,今年1月13日獲得了陪診師証書。獲証后,這些護理人員持証上崗。對於那些沒有家屬陪護的老人,特別是需要急救的老人,我們第一時間派出陪診師。”蔡惠英告訴記者。

培訓僅針對為老服務專業人員

截至2023年底,楊浦全區戶籍老年人口共42.34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40%以上。作為養老大區,區域內老年人群體對於陪診服務的需求相當迫切。陪診產業被視作有效緩解獨居老人、行動不便患者、異地就醫患者等就醫弱勢人群就醫困境的有效補充。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的陪診服務普遍存在收費高、缺乏專業資質的現象。作為新興行業,陪診服務也有待在服務能力、服務范圍、收費標准和售后保障等領域進行規范。而深化人才梯隊建設,有利於促進陪診產業從“量的發展”到“質的提升”。“面對老人們的就醫陪診需求,專業人才隊伍的短缺是亟待破解的難題。”上海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部相關老師告訴記者,這是學校開展“養老服務陪診師”培訓的初衷。

圖片

自去年開展培訓以來,截至目前,上海開放大學共計培訓“養老服務陪診師”575名。其中,楊浦區一共有20余家單位70余人參加了培訓。目前,楊浦首批陪診師“正規軍”已持証上崗。

值得注意的是,陪診師培訓為公益免費培訓,目前僅僅針對本市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護理站等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未向全人群開放。“我們的課程旨在進一步賦能社區為老服務工作人員,為這批特定人群提供公益培訓,讓他們在原有的為老服務技能基礎上,實現一專多能,一崗多証。”上海開放大學非學歷教育部相關老師表示,陪診師的培訓內容涉及到跨學科跨領域的專業技能,不僅需要熟悉陪診服務基本流程、醫療就診流程及注意事項,還要懂得老年人心理護理及陪診溝通,並兼顧職業道德與職業技能。隻有長期從事為老服務崗位的人員,才能夠通過短期培訓勝任陪診師這一工作。

作為長白新村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長馨養老院6名持証陪診師已開始試點陪診服務。“目前,我們針對養老院內的老人試點開展陪診服務,將逐漸向社區內的老人開放。”蔡惠英說,今年會陸續送出更多為老服務工作人員接受上海開放大學“養老服務陪診師”培訓賦能,為社區內更多有需要的老人帶來專業服務。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