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這裡的老人越來越幸福!

近日,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恆信社區榮獲“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是高新區第二個獲得該榮譽的社區。這既是一項榮譽的接力,更是一種理念的延伸。
恆信居民區是高新區的動遷安置小區,分為恆安小區和康妙小區,區域面積350畝,綠化面積6.87萬平方米,共有住宅公寓樓51幢,小高層5幢,總戶數2100戶,常住人口7686人,60歲以上有1932人,佔常住人口的25.13%,人口老齡化比重大,家庭醫生老年人簽約率達100%。先后榮獲全國防災減災示范社區、上海市文明小區、上海市平安示范小區、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上海市愛國擁軍模范單位、上海市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等72項市、區級以上榮譽。
“右臂前擺,兩手交叉”伴隨著悠揚的口令音樂,在高新區恆信居民區新志園廣場上,太極拳文化團隊正在開展日常活動。在恆信,這樣的文化團隊、志願者團隊比比皆是,帶動和引領社區居民豐富業余文化生活。
為更好地提升老年服務質量水平,滿足老年人在生活中日益增長的需求,居民區探索實施“12345”創建模式(“一核心、兩平台、三提升、四確保、五亮點”),力求打造更規范化、專業化、暖心化、友好化、常態化的老年服務社區。
團隊文化聚力“老有所樂”
恆信居民區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居民自治組建8支社區文化團隊,並通過故事創作的形式弘揚恆信好人精神。創作《恆信星光點點—百個故事集》《我的初心故事》等故事作品,並組建一支青年宣講團在居民區各個文化陣地上講好恆信故事,弘揚恆信精神。
通過組建樂於奉獻的老年志願者團隊,把“老有所樂”與“老有所為”有機結合,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裡”。
科普大學展現“老有所學”
為了提高居民區老年人的科學素養,豐富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以及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更多的老年人享有學習的機會跟上時代的步伐,恆信居民區成立家門口的恆信老年人科普大學。
通過宣傳平台招募學員、組建班級委員會、設計形式多樣的課程,提升居民在家庭和睦、鄰裡團結、科學文化等方面的素養。
結對共建助力“老有所居”
居委會利用“恆信現象”特色品牌與31家企事業單位結對,通過公益設施、黨建聯建、愛心幫困、文化建設、助醫服務五大類公益項目的認領與簽約,為轄區老年人打造老有所居的舒適環境。
積極探索建立“黨建+居家養老”新模式,著力構建多元聯動的為老服務體系,黨建引領為老服務。全覆蓋打造“鄰裡客廳”,把各類惠民、便民服務,帶到老年人身邊,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弘揚敬老愛老傳統美德。
健康梯隊守護“老有所醫”
為了能夠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識,恆信居委會整合各種社區資源,成立恆信健康梯隊守護者,2023年3月份又提檔升級成立恆信居委會公共衛生委員會。通過大力宣傳,使轄區老年人增長健康知識,提升自我保健意識,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動健康恆信更好地發展。
社會組織拓寬”老有所養“
為了讓弱勢老年人群感受溫暖,居委會與社會組織攜手共建,開展“樂巢無憂”“老兵驛站—軍號嘹亮在恆信”“老伙伴志願服務”三個為老服務項目。為轄區內空巢、獨居、高齡等老人提供優質服務,充實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他們創造一個老有所養的快樂環境。
培育“周六紅衣志願者”暨每周六紅衣老年志願者發揮余熱,用一件紅馬甲傳遞大文明、一小時服務匯聚大能量,“周日‘1+1’公益志願者”號召每個家庭一年至少參與一次家園志願服務,讓家庭成為繪就美好家園的“接力者”。
恆信居民區進一步完善社區為老服務工作體系和創新工作思路,全方位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滿足新時代社區老年群體的新需求,切實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