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加快建設(新時代畫卷)
奏響生態綠色交響曲 |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祥符蕩景色宜人。祥符蕩位於示范區先行啟動區,近年來當地對祥符蕩水域進行了水生態修復,實現水清岸綠。 |
示范區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以太浦河、澱山湖、元蕩、汾湖“一河三湖”為重點,大力推進岸線綜合整治。圖為橫跨滬蘇兩地的元蕩慢行橋。 |
書寫設施互通新篇章 |
示范區優化區域交通路網,城鄉交通一體化不斷深入,群眾出行便利度進一步增強。圖為平黎公路嘉善段改(擴)建工程橋梁建設現場。 |
工人在滬蘇嘉城際鐵路上海青浦朱家角段現場施工。滬蘇嘉城際鐵路建成后,可加強示范區內及與各地主城區間的快速聯通。 |
開創產業升級新局面 |
示范區著力打造知識創新型總部聚集區。圖為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一家企業的光纖篩選車間。 |
繪就美好生活幸福圈 |
浙江省嘉善縣天凝鎮蔣村牛橋頭市集熱鬧喜慶。當地將現代農業和文旅產業相結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
居民在江蘇“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服務專窗辦事。目前,150多項跨區域服務在長三角實現跨省通辦,全程網辦超680萬件,線下窗口服務超30萬人次。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完善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規劃、土地、項目建設的跨區域協同和有機銜接,加快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
作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1月,由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成立。
在這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試驗田”,緊盯區域協調發展共性難點問題,一批跨省域的一體化制度創新探索穩步推進:
規劃一張圖,滬蘇浙兩省一市共編、共研、共推、共議的統一編制、聯合報批、共同實施的規劃管理體制已經建立﹔
環保一把尺,開展重點跨界水體共保聯治,建立跨域生態保護標准、監測、執法“三統一”制度,從2019年到2022年,示范區地表水優Ⅲ類斷面比例從78.4%上升到96.2%﹔
市場一體化,成立首個跨省域高新區,形成示范區內兩省一市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繼續教育學時互認等一系列成果﹔
政務一網辦,打通青浦、吳江、嘉善兩區一縣政務服務接件平台,推進“電子証照”共享互認,提高企業跨區域經營便利化水平﹔
項目一個庫,針對跨區域項目審批流程不統一、標准不一致、要件材料不同等難點,建立跨域建設工程項目一體化審批機制﹔
民生一卡通,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實現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同城待遇”,跨省異地就醫免備案直接刷卡結算惠及246萬名參保人員。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示范區堅持制度創新和項目建設雙輪驅動,4年多來,已累計形成136項制度創新成果,持續推進145個亮點項目建設。
今年1月2日,示范區執委會、滬蘇浙兩省一市發展改革委、蘇州嘉興兩市政府共同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為示范區未來三年重大建設項目明確了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
新征程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必將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先行探路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
(本報記者 巨雲鵬)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5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