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評“上海年度最受歡迎”!長寧這條旅游線路究竟有何魅力?

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公布了“樂游上海”2023年度最受游客歡迎的十條旅游線路,“非遺新體驗”長寧巴士觀光之旅入選其中。這條線路究竟有何魅力呢?一起來感受沿途的獨特風景吧~
既能欣賞百年華政校園中西合璧的歷史建筑﹔又能悠閑漫步,一覽蘇州河畔美景﹔還能欣賞非遺文化並沉浸式感受非遺手作的魅力……如果說,你想在短短一天之內,將美景、歷史與文化“一網打盡”,“非遺新體驗”長寧巴士觀光之旅,一定是個好選擇。
“非遺新體驗微旅行”線路是由長寧區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務中心推出的巴士微旅行線路。途中帶領市民們游覽百年華政校園、蘇河明珠、參觀體驗民俗非遺文化,通過景點步行與搭乘“何以愛長寧”雙層巴士的方式,進行獨特的創新型城市微游活動,讓更多市民游客感受長寧之美。
線路途經3個重要打卡點位,各具特色,十分值得一觀:
一、20路公交萬航渡路站
(百年公交)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開通,並在1910年起定名為1路,這便是百年公交20路的前身。1928年,20路無軌電車開通,線路從中山公園到靜安寺。到了1963年,南京東路上的有軌電車軌道被拆除,20路與1路合並,自此,20路開始改走1路公交線路。在2021年底開始的中山公園改造工程中,百年公交與百年公園由此產生交集。這座新建設的候車亭,其拱廊被穿插疊加形成一處英式塔樓,使其在滿足日常使用功能同時,成為百年公交獨特的人文景觀。
二、蘇州河濱河步道華政段
(百年校園)
位於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的蘇州河濱河步道華政段,在900米岸線、約20000平方米濱河空間內,有十大特色景觀點(“一帶十景”:思孟園、格致園、倚竹院、獬豸園、華政橋、桃李園、東風角、法劇場、銀杏院和書香園),沿線有27棟百年歷史建筑,是上海濱河歷史風貌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步道的一邊是水波蕩漾的蘇州河,可以飽覽蘇州河的風光﹔另一邊則是紅磚灰瓦的百年歷史建筑——華東政法大學的格致樓、懷施堂(韜奮樓)、聖約翰中學校長樓等等。人文歷史建筑與蘇州河的交相輝映,使得這處沿線濱河空間別具一格。
三、長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長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即原長寧民俗文化中心,現隸屬於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中心位於長寧區北漁路95號,是長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專業機構。長寧非遺保護中心場館內民俗特色濃郁,群眾文化活動功能齊全,是一個特色突出、人氣興旺、全年無休的民俗群文大世界。
民俗老街頗受市民游客歡迎,曲苑戲台、銀樓酒肆、錢庄茶館、手工作坊……走在青磚小巷中,仿若真實般的微縮街景,讓人一不小心就“穿越”到了舊時光,沉浸於濃濃的海派風情中﹔位於非遺中心北樓1樓的新頁書房·非遺主題館,不僅可以帶來長寧非遺內容的數字化閱讀體驗,還有一套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的智慧書房體驗服務系統,讓讀者體驗“沉浸式”的線上線下閱讀﹔非遺傳承體驗中心則有多項非遺技藝在館內展出,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個、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0個、長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5個,展出的非遺技藝、趣味非遺手工體驗,都頗受市民游客歡迎。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記者了解到,“非遺新體驗”長寧巴士觀光之旅仍在持續升級中。去年,區文旅局打造了滬劇藝術館,並由長寧文旅中心主動牽手長寧滬劇團,以滬劇為媒,結合微旅行,打造了沉浸式微旅行體驗產品《薪火》。值得一提的是,滬劇微旅行採用原創劇本的形式,賦予參與者靈動的角色。還特別制作了《薪火》劇本套裝,內含劇情介紹、人物角色卡片、滬劇片段簡介、傳承証書等,讓市民游客們更有參與感、體驗感,在微旅行中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