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有哪些精彩天象值得期待?一起來看看吧

日全環食、月掩金星、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2023年這些美麗的天象還歷歷在目,你是否也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2024年都有哪些精彩天象了呢?跟著上海天文館來做一個快速預覽吧,詳見↓
I.
日月食
我們通常將日月食作為“特殊天象”來對待,尤其是日全食和日環食,由於其發生時地球上隻有少部分地區可見,更是得到廣泛關注。
2024年共有2次日食、2次月食,總體上說不算多。然而,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2024年這4次日月食似乎與我們中國的觀眾沒多大關系。
3月25日半影月食 食甚15:12:50 中國看不見
4月9日日全食 食甚02:17:18 中國看不見
9月18日月偏食 食甚10:44:14 中國看不見
10月3日日環食 食甚02:45:02 中國看不見
以上時間均為北京時間。你看,日食都發生在夜裡,月食都發生在白天,所以結論就是——中國境內不可見。而從全球范圍講,兩次日食肯定是2024年最重磅的天象之一。
1、 4月9日日全食
這次全食帶從太平洋東部開始,經過墨西哥、美國、加拿大極東南部,進入大西洋西北部結束,因而又被俗稱為“2024北美日全食”。全食帶寬約200公裡,食延約4分半,日全食發生在當地時間4月8日中午及午后,觀賞性比較強。全食帶將經過美國聖安東尼奧、奧斯汀、達拉斯、印第安納波利斯、克利夫蘭等大城市。可以想見,這些地方,尤其是美國南部得克薩斯州的一些地方,將迎來世界各地的“追日者”。
2、 10月3日日環食
這次環食帶從太平洋東南部開始,經過智利南部、阿根廷南部,在大西洋西南部結束。所以和4月9日日全食一樣,由於時差的關系,日環食發生時,當地時間還是10月2日,但我們早已進入10月3日。 本次環食帶寬約264km,環食帶雖然很長,但是陸地上隻有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南部極少數地區才能見到﹔加之日環食視覺效果比日全食差了許多,因此,預計不會有大批游客涌入。
2024年10月3日(世界時10月2日)日環食見食范圍(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
II.
流星雨
每年的流星雨有上百場之多,但比較適合公眾來欣賞,有一定“雨量”的流星雨不過10場。象限儀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因它們極大期的ZHR(流星天頂時率,理想條件下每小時流星數)往往超過100,被並稱為“全年三大流星雨”。然而2024年這三場流星雨不免讓人有些失望。象限儀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幾乎全程有月亮相伴﹔英仙座流星雨在前半夜會遇到月光干擾。可見,要達到像2023年雙子座流星雨這樣量大+亮多+無月+晴夜+周末的“完美流星雨”也是不容易的。
2024年主要流星雨(來源:上海天文館/施韡)
III.
行星
對地球軌道內側的行星(水星、金星)而言,最佳的觀測時機是東大距和西大距,指的是行星與太陽之間角度最大,行星能最大限度“逃離”明亮的陽光。而對地球軌道外側的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言,沖是最好的時機,指行星與太陽相距約180°,行星被照亮部分接近100%,且日落后即升起,整夜可見。2024年各行星的最佳觀測時機如下:
水星:西大距日期為 1 月 12 日、5 月 10 日、9 月 5 日、12 月 25 日,日出前不久位於東方低空。
水星:東大距日期為 3 月 25 日、7 月 22 日、11 月 16 日,日落后不久位於西方低空。
金星:無大距。上半年晨星,下半年昏星。
火星:無沖日。后半夜可見,觀測條件越來越好。
木星:12 月 8 日沖。
土星:9 月 8 日沖。
天王星:11 月 17 日沖。
海王星:9 月 21 日沖。
2024年五大行星觀測條件(來源:上海天文館)
IV.
月相
本年度有15 個朔(新月)和 14 個望(滿月)。最小滿月發生在2 月 24 日20:30:25,地月距 405917.31 公裡﹔最大滿月發生在10 月 17 日 19:26:23,地月距 357367.53 公裡。最大滿月比最小滿月大 13.59%。值得一提的是,最大滿月和最小滿月都適合中國觀眾欣賞,尤其是最大滿月,月亮最圓時刻發生在月升后不久,視錯覺會讓我們感覺月亮似乎更大了些。
V.
月掩行星
1、 月掩土星
月掩土星是指月亮遮掩土星的過程。由於土星的形態很有特點,月掩土星也成為所有月掩行星中最好看的一個。月掩土星也存在一定規律,每過5、6年會集中地出現“一批”,連續數月都能發生。
這一輪月掩土星從 2024年3月9日至2025年2月28日。我國境內可見兩次,分別是2024年7月25日、2024年10月15日。其中,7月25日這次發生在日出時分,觀測條件西部優於東部、南方優於北方。例如上海掩星開始的時候剛好日出,廣州以西很多地方就可以在日出前見到掩星全程。10月15日這次臨近月落,隻有西部地區可見掩星全程。
2、 月掩火星
2024年5月5日有一次白晝月掩火星,時間大致在10點30分至12點之間(各地時間不同)。
VI.
彗星
1、 C/2023 A3(紫金山-ATLAS)
2023年初,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小行星陸地撞擊最后報警系統(ATLAS)分別觀測到一顆新彗星,被命名為C/2023 A3(Tsuchinshan-ATLAS),中文名為“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預計它將在2024年9月27日過近日點,10月12日過近地點。9月至10月它將達到肉眼可見度,甚至有人預測最亮可達到0等至-4等!它有望成為2020年新智彗星NEOWISE (C/2020 F3) 以來最明亮的彗星。
預計上半年,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亮度都在10等以下。1-3月后半夜可見,5月幾乎整夜可見,6、7月份黃昏中可見,但是北半球正值盛夏,晝長夜短,可見時間不多。8月距離太陽過近不可見。9月中旬起,成為“晨星”,日出前現於東方曙光中,視星等迅速攀升至1等,有可能出現明顯的彗尾。9月底到到10月初,可能是它最華麗的時間段,然而地平高度很低,想見它必須選擇東方地勢開闊、空氣通透的地方。10月中旬起,它將再次出現在西方暮色之中,觀測的難度降低不少,但亮度也會迅速降低。
2、龐斯-布魯克斯彗星
龐斯-布魯克斯彗星(12P/Pons-Brooks)是一顆哈雷型彗星,軌道周期為71年,是已知最亮的周期性彗星之一,由讓-路易斯·龐斯於1812年發現,1883年由威廉·羅伯特·布魯克斯再次發現。
本輪回歸過近日點日期為2024年4月21日,亮度可能達到4.2。理論上說肉眼可見,然而,日距角比較小,觀測難度頗大。近日點之前,北半球可見,近日點之后南半球更適合。
資料:上海天文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