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上海已有240個社區寶寶屋、托育位置2.4萬多個

2023年12月22日18:32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面向0∼3歲!上海已有240個社區寶寶屋、托位2.4萬多個,明年計劃再增至少7000個托位

上海市教委介紹,今年1月1日,《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正式實施,明確“按照區域內常住人口和需求配置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設施”“社區托育服務和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納入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等。如今,上海有了240個寶寶屋,它們以多種形態“花式嵌入”社區,為居民提供便捷、優質、科學的照護服務,滿足0∼3歲幼兒家庭常見的“臨時托”需求,探索“帶娃難”的破題之路。詳見↓

01

一解臨時“燃眉之急”

進寶寶屋前,老師會給小朋友做健康檢查

位於浦東中北部的浦興路街道是上海典型的居住型社區,煙火氣十足,沿街商鋪熱鬧,居民鄰裡和睦。這樣一個人口密度排名全浦東第二的社區裡,居民們同樣面臨著一道家常難題:帶娃難

浦興路街道在社區進行了廣泛調研和排摸,發現社區內有3000余名0到3歲的幼童,而多數家庭的帶孩子人手並不“富足”。大部分孩子的父母是雙職工,主要依靠祖輩帶娃,一部分則媽媽脫產在家全職帶養。

帶孩子是一件“全年無休”的事,主要帶養人通常都和孩子深度捆綁。一旦有點急事,尤其是老人帶孩子,要麼帶著孩子一起辦事,要麼隻能臨時要求子女請假。

小朋友在家長的看護下玩滑滑梯

因此,為了響應社區居民“臨時托”的需求,解“燃眉急”,今年上半年,浦興路街道的社區寶寶屋就開始醞釀籌辦了。社區大,人口多,寶寶屋究竟設在哪裡更合適?社區和教育局、托幼中心一想再想,最終制定出了一套“1+1+N”的方案。

根據社區的人口結構分布、托育服務需求及綜合服務設施資源配置情況,南北貫通布點。街道採用嵌入模式,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開設寶寶屋,在金橋灣文化分中心三樓配備家庭科學育兒指導站,形成‘1+1+N’(居委、托育機構)的托育服務格局,實現浦興社區普惠托育服務全覆蓋。”

寶寶屋的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11月初,浦興社區寶寶屋正式運營。如今,它成為了周邊有娃家庭最愛打卡的場所之一,每天接待至少50組家庭,運營才1個多月就已提供了超過2萬人次的社區托育服務。

02

專業力量“進屋”指導

四平寶寶屋

位於四平路街道撫順路社區睦鄰中心一樓的四平寶寶屋,毗鄰四平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四平路街道圖書館、陽普鞍山菜市場,也嵌入在家門口“15分鐘社區生活圈”裡。家長們可以暫時把寶寶托在這裡,享受一下“15分鐘生活圈”的舒適和便捷。

與此同時,四平社區寶寶屋與上海兒童世界楊浦幼兒園合作,提升服務的專業度,還會解答新手家長、爺爺奶奶們的育兒困惑。

在上海兒童世界楊浦幼兒園支持下,四平寶寶屋如今有了一整套“寶寶屋課程”。從今年8月試運營起,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4時,寶寶屋都會面向0-3歲社區幼兒分時段開課,如繪本閱讀、手指操、認識五官小游戲等,每個家庭每天可最多預約兩個課程。

延吉寶寶屋

上海兒童世界楊浦幼兒園負責的兩個寶寶屋,四平寶寶屋嵌入社區,延吉寶寶屋直接嵌入幼兒園。

上海兒童世界楊浦幼兒園依托專業優勢,聚焦科學照護,提高便民服務質量,也讓兩個寶寶屋各有所長。在四平,專業力量會定期“進屋”,根據各月齡的不同特點指導制定“活動菜單。在延吉,專業的高級育嬰師會根據嬰幼兒實際情況,開展個別、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的照護服務,更好地滿足家長與嬰幼兒共性需求與個性發展的需要。上海兒童世界楊浦幼兒園本身就是上海市體育先進幼兒園,有著30多年開展嬰幼兒體育活動的經驗優勢和資源,因此,該園也利用約90平方米的戶外活動場地,開展有特色的嬰幼兒戶外活動

03

為孩子把好“安全關”

0到3歲的嬰幼兒,是社會最柔軟的群體,因此,寶寶屋的“安全關”可謂重中之重。在社區中心騰出一片區域,設置一個寶寶屋,看似簡單,實非易事。軟件、硬件都要嚴格把關。浦興寶寶屋的運營,前期籌備和設計改造花費了5個多月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專門騰出了位於一樓的、全朝南的一間社區教室,並將它改造成半開放的空間,給主出入口、幼兒生活和活動等區域安裝了視頻安防系統,與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聯網,給接待處安裝了緊急報警裝置,與區域報警中心聯網,還設置了完整的日常流程、人員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如今,寶寶屋擁有完善的衛生保健制度,符合衛生保健、公安、消防等安全標准和要求。寶寶屋的從業人員都持有育嬰員、保育師等專業資格証書,還配備專職保安。隻有安全做到位了,老百姓才能托得放心、托得安心。

在浦東,社區托育寶寶屋設立已被納入街鎮績效考核。區教育局形成了《上海市浦東新區寶寶屋設立指引手冊》,明確寶寶屋的設置標准和設立流程,牽頭公安、衛健等部門建立“協同、聯動、長效、創新”四大工作機制,從排摸、指導、評估等各方面尋求突破口,及時化解寶寶屋建設進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堵點,多方位指導街鎮加快社區寶寶屋規范建設,實現了寶寶屋街鎮覆蓋率100%。

在今年4月到8月走訪調研中市教委也發現,托育存在著服務布局還不夠合理、供給還不夠充裕、價格還不夠實惠、托育服務信息查詢還不夠方便等問題。今年下半年,為有效地解決主題教育調研中的問題,上海以社區街鎮為責任主體,以低齡幼兒就近托育的需求為導向,迅速推進社區托育寶寶屋建設。

今年秋季學期,全市新增社區托育寶寶屋托額5300余個。上海市教委也與市公安局聯合印發《上海市社區托育寶寶屋安防建設工作指南》,進一步規范寶寶屋的建設安全,與市衛健委共同研究針對寶寶屋的衛生保健工作指南。此外,暑假期間,上海啟動了社區寶寶屋保育人員的全員培訓,提升人員的照護能力和道德素養

實施目標:上海已建成240個社區寶寶屋

2022年,上海市率先在全國啟動社區托育寶寶屋(滬語諧音“抱抱我”)試點建設,以“政府主導、安全普惠、屬地管理、多方參與、就近就便”為原則,在社區提供嵌入式、標准化的臨時托、計時托服務,並牽頭制定相關標准和管理規范。寶寶屋在規劃布點方面下足了功夫,選址注重就近、便捷,根據各街道社區的實際,採取多種模式嵌入社區,通常設置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市民驛站、社區文化中心等區域。每年,寶寶屋為每位孩子提供12次免費服務。12次后,可按公益價格繼續享受服務。

2023年,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將新增不少於3200個社區托育寶寶屋托額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予以落實。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16個區共設置了240個寶寶屋,提供托額2.4萬余個,覆蓋134個街鎮,街鎮覆蓋率超過60%。

下一步,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將抓好主題教育整改落實情況“回頭看”,繼續落實第二輪民心工程和2024年市政府實事項目建設,在2024年繼續新增不少於7000個社區托育寶寶屋托位,提高寶寶屋街鎮覆蓋率。同時,加強對寶寶屋從業人員隊伍培養,做強保育帶頭人工作室,開展托幼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不斷提高社區托育服務的質量,增強幼兒家長的感受度和滿意度。

創新案例:就近就便 多形式嵌入社區

■江寧寶寶屋

去年底,上海首家社區寶寶屋就誕生於靜安區江寧街道。目前,江寧路街道已開放了5家寶寶屋,並推出“寶寶屋2.0版”,在提供臨時性托管的1.0版基礎上,根據嬰幼兒發展的個性需求,“一屋一特色”地助力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德必易園寶寶屋

靜安區的大寧德必易園是以文創、電商、直播等新興產業為主的特色園區。電商直播從業者常常需要在晚上和周末錯時工作,為響應托育需求,大寧路街道與區教育局整合德必易園人大代表單位資源,在社群中心最好的位置,以1元租金模式提供30平方米的場地。今年2月,全市首家嵌入式的商務園區寶寶屋建成。

■江川寶寶屋

閔行區江川首家社區寶寶屋設在一萌托育園內。和上海部分寶寶屋需要共享空間不同,這家寶寶屋擁有獨立的區隔空間,為周邊嬰幼兒家庭提供臨時性、計時制的集中照護,也可以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如親子活動、家長指導等。

■五裡橋寶寶屋

為了給區域范圍內嬰幼兒家庭解決照護難問題,黃浦區五裡橋街道社區寶寶屋嵌入天使花園幼兒園。依托幼兒園的場地、師資資源,寶寶屋創設情景式游戲區、大型感統游戲活動區、探索區、寶寶圖書館等供寶寶運動、生活、游戲,還開設了幼兒體適能、創意涂鴉以及生活小實驗等豐富有趣的活動。

■花園弄寶寶屋

考慮到轄區內嬰幼兒家庭的實際需求,嘉定區嘉定鎮街道將寶寶屋嵌入居民社區,並加強資源整合,豐富托育服務內涵,形成寶寶屋“一屋一檔”管理模式。

資料:市教委、新民晚報(文字:馬丹﹔圖片:陶磊、採訪對象供圖 )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