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想唱,隨處皆是舞台!這場市民K歌大賽在YOUNG劇場收官

2023年12月21日16:32 |
小字號

隨著時代的發展,唱歌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態度。舉起手機就能錄唱歌視頻,隨處可見市民歌唱舞台,隻要熱愛唱歌,誰都能成為“歌手”。

12月20日,在YOUNG劇場綠匣子,一場上海市民文化節“唱出你的歌”市民K歌大賽在決賽后正式收官,19位市民選手經過前期多輪線上角逐脫穎而出,來到現場K歌競技,用歌聲表達自我。

圖片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蕭燁櫻,楊浦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浩,楊浦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浦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琳,上海市群藝館副館長徐皓,評審彭程、阿彥、董詩雲,上海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湯佩弦,分別為獲獎選手頒發了獎杯及証書。

“第一次參加這麼專業的比賽“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絢麗燈光流轉,年輕的歌手在舞台中央獨唱。夜晚7點,YOUNG劇場綠匣子內歌聲飄蕩,市民K歌大賽決賽激戰正酣,來自全市各區的19位選手正同台炫技,最終由現場評委點評並打分評獎。抒情的流行曲、活力的搖滾樂等,現場皆是選手自選曲目,不限唱法,隻願用歌聲展現激情與活力,彰顯出每一個人獨特的自我魅力。

圖片
圖片

記者了解到,選手們來自上海各區,出身草根,卻憑借歌喉過五關斬六將,登上決賽舞台,一聽便知,其歌唱實力不輸專業。當然,緊張也是難免的。

今年26歲的5號選手孫宇泓帶來了一首《多遠都要在一起》,由於此前參賽經驗較少,對她來說這是一次全新體驗。“之前偶爾參加過小型歌唱比賽,但這種規模的沒有參加過,感覺很新鮮,一路闖到決賽也很榮幸。整個決賽流程非常完整,工作人員和音響設備等也特別專業,讓我覺得很開眼界。”孫宇泓說,“音樂,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來展示自我的,尤其對於我們‘i人’來說,是一種打開自己的方式。比賽輸贏不重要,慢慢來嘛。”

音樂,是下班后的心靈棲息地

參賽選手中,大多數都是上班族,職業范圍囊括教師、程序員、媒體人、公司職員等,平均年齡為28歲。對他們來說,唱歌是愛好,更是生活。

在后台,19號選手安慧麗正忙著補妝。曾經,她是上海師范大學的“校園十大歌手”,如今34歲的她已是上海市市東中學的一名老師。這次她選了一首《遺失的美好》參賽,笑言這首歌就是自己的青春。

圖片

白天忙碌在三尺講台,下班后的一首歌即是心靈的棲息之所。愛唱歌,幾乎是安慧麗的生活符號。此前,她已多次參加市民文化節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表演經驗,也希望借助這些公共文化服務,讓唱歌成為她生命中永不“遺失”的美好。

圖片

“有時候我下了班,就會用手機軟件錄自己唱歌的曲目,以此作為休閑方式。我覺得音樂裡有很多故事,當你自己在唱的時候,可以想著別人的故事,也可以想著自己的故事。”安慧麗表示,“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完全沉醉在另外一個世界,去盡情地發揮想象,讓自己陶醉在音樂裡。”

願將一生夢想寄托於舞台

此外,也有一些人決定將音樂奉為一生的夢想。

8號選手王家豪,是一名流行演唱專業的碩士應屆畢業生,最近正在找工作,很久沒享受過舞台了。他正好看見了本次比賽的介紹,就想體驗一把回歸舞台的感覺,當即報了名。由於家人不太支持他從事演唱類工作,參加這次比賽似乎與現實要求背道而馳,但他依然選擇堅持。而登上舞台的他,一曲《No Good》驚艷眾人。“像比賽或者演出之類的,還是上得勤快一些,肯定會更熟悉一些。”王家豪說,“我覺得藝術是一輩子的事情。”

圖片

本次大賽由專業評審彭程、阿彥、董詩雲現場打分,最終2號選手葛志杰以96.53分獲得一等獎﹔8號選手王家豪和18號選手布新猷獲得二等獎﹔胡玉軒、劉遠霖和安慧麗獲得三等獎﹔馬雯雋、卞貝貝、陸雲霏和全真瑤獲得優秀獎。大賽還在“全民K歌”平台同步直播,通過網絡評選,吸引了近萬人參與觀看,選手胡玉軒憑借6853票獲得最佳人氣獎。活動現場,還特別邀請明星嘉賓朱星杰現場演出,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

本次上海市民文化節“唱出你的歌”市民K歌大賽是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活動中的一項專項賽事,由上海市民文化節指導委員會指導,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和上海市楊浦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楊浦區文化館和上海紐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本次活動的舉辦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藝的舞台,更為申城群眾文藝舞台增添了一抹亮色,旨在進一步推動上海市民文化節活動的深入開展,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質。

圖片

楊浦區將繼續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舉辦更多豐富多彩的群文活動,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滋養,為申城群眾文藝舞台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