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探索超大城市基層黨建新路——

從管好“一幢樓”到融合“一座城”(深度關注)

鄭健麟
2023年12月19日09: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黃浦江畔高樓林立。
  王建華攝(人民視覺)

  超大城市治理,如何打通社區、街區、商區邊界,實現從管好“一幢樓”到共治“一片樓”進而融合“一座城”?

  2007年,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明確提出,“要通過構建單位黨建、區域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補互動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使黨的工作覆蓋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有領域。”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把握超大城市特點,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黨的基層組織體系。

  近年來,上海市牢記囑托,以推進區域化黨建高質量發展為重要抓手,逐步形成“區—街鎮—居民區”三級聯動、“專委會、街鎮分會”縱橫結合的區域化黨建組織架構,推動不同領域黨建深度聯結為黨建共同體,基層黨建整體效能大大提升,引領城市治理水平不斷提高,探索走出一條超大城市基層黨建新路。

  延伸工作鏈條,黨建引領更有力——

  組織關系從“鬆散型”向“緊密型”轉變

  11月12日,上海市中心規模最大的居民小區拆除重建項目——蕃瓜弄小區舊住房改造正式開工,創下了兩個全市最快:從項目簽約生效至居民100%搬離僅用30天,從居民搬離到項目開工隻花了90天。

  兩個全市最快,得益於上海堅持黨建引領,搭建起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各方參與的平台,推動國企黨組織帶頭簽約搬遷,探索形成新時代群眾工作法,構建起城市更新區黨建共同體。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要做實做強做細,就要把黨建工作鏈條延伸到區域發展各領域,以組織鏈串起發展鏈、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

  推進區域化黨建進程中,上海市各區各顯神通,圍繞各自區域新一輪開發建設、功能提升、城市更新、街區治理等,建立各種類型的黨建共同體,積極探索主題式、整合型區域化黨建模式,放大集聚效應,激活發展治理活力。

  ——建立功能區黨建共同體,通過黨建引領推動區域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比如,靜安區成立蘇河灣功能區黨建聯盟,搭建以蘇州河沿岸街道黨組織等為主體,相關政府部門黨委及駐區單位黨組織為成員的黨建共同體﹔虹口區、嘉定區等分別圍繞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新城功能提升等,探索建立先鋒聯盟、片區黨建,以組織紐帶合力推動區域發展。

  ——建立城市更新區黨建共同體,凝聚合力共同求解建設、治理、發展難題。全市舊區改造任務最重的黃浦區,在寶興裡舊改項目上建立“舊改項目黨建聯席會議+臨時黨支部”工作機制,用好黨員居民帶頭等舊改群眾工作“十法”,創下市中心大體量舊改新紀錄﹔徐匯、楊浦等區建立城市更新黨建聯盟,聚合各方資源,推進城市更新建設。

  ——建立街區治理黨建共同體,打造可漫步、多功能、有溫度的街區。各區根據街區功能、定位和特點,構建各具特色的街區治理黨建共同體,引領推動街區精細化治理、品質化發展。比如,浦東新區創新設置街區黨建,通過建立街事會、街區黨建聯盟等,構建以黨建聚合街區各類黨組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的平台,涌現出美食、商業、生活等各類“善治街區”。

  各類黨建共同體蓬勃發展,讓組織架構更加精准,目標任務更加聚焦,資源整合更加充分,黨組織間的關系也從“鬆散型”向“緊密型”轉變,執行更加有力。

  提升服務能級,凝聚力向心力更強——

  組織體系從“單一性”向“融合性”發展

  漕河涇開發區,是上海最早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周邊13個居委會、22個居民小區,每天有20多萬白領來園區工作,呈現潮汐式上下班特征。為了提供更好服務、推動產城融合,當地依托區域化黨建平台,建立起塊區統一的物業管理模式、居民區與園區單位潮汐式共享停車機制等。

  伴隨區域化黨建的深入推進,街道社區黨建、駐區單位黨建、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等不同領域黨建工作開始破圈融合、互聯互補互動,區域化黨建的組織體系從“單一性”向“融合性”發展,進一步激發了黨建工作活力,呈現強大的集聚效應。

  如今在上海,樓宇黨建、商圈黨建、園區黨建、社區黨建等不同黨建力量和資源彼此融合,集成創新動力澎湃,服務能級得到提升,它們的工作對象,如樓宇白領、商圈商戶、園區員工和社區居民等更加緊密地凝聚起來。

  上海有10余萬名快遞外賣從業人員,為了把這些新就業群體組織起來、凝聚起來,進而在城市治理、社區服務、平安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上海借助區域化黨建平台,統籌社區、國企、樓宇等黨建資源,提供勞動就業、出行安全、社會保障、文化引領、技能提升等全方位服務,引導新就業群體融入區域化黨建工作,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

  各區還通過集聚企業黨建、行業黨建、機關黨建資源,推動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強化行業發展支撐、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匯聚發展力量,助力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比如,鬆江區依托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龍頭帶動、項目推動、條塊聯動”的產業集群黨建機制,不斷提升產業的聯通、集聚、輻射能力,產業能級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寶山區、崇明區、奉賢區、長寧區等也分別圍繞科創產業、海洋裝備產業、美麗健康產業、航空服務產業等,深化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全力打造產業發展生態圈……

  打破行政壁壘,組織協同更緊密——

  組織觸角從“區域內”向“跨區域”延伸

  上海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與浙江嘉興市山塘村一河之隔,俗稱南北山塘。2016年,兩村以組織聯建打破行政壁壘,推動實現“事務共商、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活動共搞、人才共育”。兩村共同打造的“明月山塘”景區,集聚農家樂、民宿等70余家,年均接待游客量達80余萬人次。

  從南北山塘試驗啟航,到“田園五鎮”攜手共建,再到全區域聯動發展……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金山區與嘉興市以高質量黨建聯建持續推動滬浙毗鄰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和磨刀石,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必須建強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近年來,上海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謀劃和推進區域黨建工作,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人民城市建設等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城市發展戰略,打破行政壁壘,推動組織觸角從“區域內”向“跨區域”延伸,聚合力量和資源攻堅克難。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對政策協同性要求高,黨建恰恰具備跨地區、跨區域、跨領域的優勢。作為最早開展毗鄰黨建的城市之一,上海近年來開展全方位聯動,打造跨省域黨建共同體,聚焦發展重點,提升服務能級。比如,上海青浦區與浙江嘉興嘉善縣、江蘇蘇州吳江區成立跨省域黨建領導小組,三地黨委定期聯組學習、定期會商、定期協同聯動﹔鬆江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崇明區等發揮地處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或與長三角接壤的區位優勢,依靠黨建引領,不僅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項目實現聯動,還推動設施匯合、治理融合和產業耦合,共同打造長三角協同發展共同體……

  如今,進博會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上海作為進博會的永久舉辦城市,必須有效集聚各部門各單位資源要素,提供全力保障。2018年10月,上海探索成立“進博一線黨建聯盟”。5年多來,黨建聯盟創設一系列易操作、有活力、出實效的黨建活動,引導黨員在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大事共議、要事共決、實事共辦、急事共商”的聯盟溝通機制﹔構建“兩圈一線”的黨群服務進博陣地集群……一個以黨建為引領,各盡其責、相互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為進博會“越辦越好”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近年來,上海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動公共空間還江於民。在黃浦江和蘇州河水岸貫通、發展、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兩岸沿線5個區、20個街鎮以及不同主體企事業單位貫通聯動,成立“濱江黨建跨區域聯盟”﹔構建“珠鏈式分布、屬地化管理、綜合性功能”的黨群服務站點體系,打造近百個濱江黨群服務站﹔立足沿岸功能提升和產業布局,建立各類黨建共建聯盟……跨區域、跨街道的黨建工作模式,推動資源在更大空間、更廣領域整合,依托黨組織這一共同的“基因密碼”構建“貫通紐帶”,把昔日的“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發展繡帶”,不斷釋放區域化黨建的帶動和輻射效應。

  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中心工作,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匯聚起推動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強大動力。

  促進共建共治,群眾獲得感更充實——

  組織力量從“行政為主”向“多元共治”拓展

  長寧區虹橋街道把全過程人民民主有機貫通於新時代“凝聚力工程”創新實踐中,把居民的意見呼聲融入日常社區治理,打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社區﹔虹口區嘉興路街道發動區域化單位、居民區黨組織成立環瑞虹黨建聯盟和社區聯盟,共同協商制定低碳生活新時尚實踐區三年行動目標,引導黨員群眾主動踐行低碳生活……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上海以區域化黨建為紐帶,搭建各類協商共治平台,新載體新形式不斷涌現,各類社情民意反映平台和城鄉社區協商議事機制不斷完善,引導社區居民、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主動參與區域發展各項事務,統籌推進黨建引領的自治共治,形成共建共治合力。

  在浦東新區,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黨組和5個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成立147家樓事會,稅收億元樓基本實現樓事會全覆蓋﹔在普陀區,一家叫“樓委會聯合會”的社團組織成立,區級層面架起了“區社工委—區樓委會聯合會—10幢試點樓宇樓委會—1366家樓宇企業”行業指導鏈……

  從“支部建在樓上”到優服務、強功能、善治理,樓宇黨建在上海迭代升級,通過建立樓委會、樓事會等機制,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樓宇治理實現從黨委政府主導到自治共治協同。

  從“行政為主”向“多元共治”的拓展,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黨組織“穿針引線”、搭建平台,讓各方面社會資源有效聚集起來,變個別參加為廣泛參與、變各自為戰為共同奮戰、變旁觀者為局內人,共建共治的力量不斷壯大,參與讓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上海深入推進區域化黨建,通過組織融合、平台融合、服務融合,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力、組織力、穿透力,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切實轉化為區域經濟效應、產業發展優勢、社會治理效能和民生改善品質。通過構建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區域化黨建運行全過程、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各環節,完善社情民意征求反映機制,深化樓委會、街事會、共建共治聯盟等自治平台功能,形成“黨建引領推動+自治共治協同”的運作模式,將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有效動員起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9日 17 版)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