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發展的厚望與囑托,上海廣大干部群眾表示將更加奮發有為
使命催征 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上海,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上海考察時,要求上海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全市各界強烈反響。上海廣大干部群眾表示,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厚望與囑托,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扎實推進浦東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好體現首創引領,著力加強系統集成,以一流營商環境增強對國內外高端資源的吸引力,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上海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中擔負著重要使命,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開放,是上海的鮮明標識。2022年,上海貨物進出口4.2萬億元,同比增長3.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口岸貿易總額繼續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已連續13年保持全球第一。
回顧過去十年,對外開放的要求不斷提高。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到十九大要求“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再到二十大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十年間,我國對外開放實現了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上海洋山南港碼頭,過去一直是進口汽車的登陸地,以及國產車遠銷海外的啟航地。但今年以來,產地為韓國、印度、日本的汽車,不惜先抵上海,暫存在洋山特殊綜保區內,在滬逗留短則兩周、長則一個月,再分批發往南美、非洲等最終目的地。通過在上海進行貨物資源與航線資源的高效整合,實現物流成本與時間分別壓縮12%和25%。此種貿易新業態,源自今年洋山特殊綜保區內保稅汽車進出境集散業務的順利啟動,而這正是上海海關將上海先天的口岸優勢與后天的監管制度創新相疊加的產物。長三角空港之間的“多式聯運”業務開通於2021年,使區域聯運中轉業務協同越來越高效。今年前10個月,上海空港口岸已累計開展相關業務7426票,貨運量1.7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5.03%和4.34%。
上海海關負責人表示,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兩大關鍵詞,持續創新監管模式,培育新興業態,針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加大制度供給。同時,將聚焦重大平台,重點支持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加快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服務進博會越辦越好,支持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進一步發揮開放高地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海關監管制度為高層次對外開放保駕護航。
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黃峰認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關鍵是要堅持對外開放。在金融領域,要在已經取消金融領域外資股比限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准入的程序和要求,鼓勵外資來上海開展各項持牌金融業務,同時在安全審慎的前提下,開展新金融業務,尤其是科技金融業務的試點開放。在科技創新領域,“要鼓勵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開放創新平台、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和管理機構,並與國內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協同創新”。這些開放,其實都要求加大制度創新和開放壓力測試,都屬於制度型開放的范疇。
把握新定位積極作為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在改革開放4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對上海發展提出了新定位,指明了新方向,提出發揮上海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作為上海電子口岸和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建設和運營保障單位,我們深受鼓舞和激勵。”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鋒難掩激動。
呂鋒表示,當前,公司正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以區塊鏈、大數據、大模型等新興技術為抓手,全面落實《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慧化創新行動方案》,全力打造新一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總要求,公司正持續深化“滬-新(新加坡)國際貿易便利化措施長三角共享合作”,不斷提升長三角各類貿易主體數字化應用水平和跨境供應鏈整合能力﹔依托“浦江數鏈”基礎設施,億通正打造“航貿數鏈”,加快推進“區塊鏈+跨境貿易”“區塊鏈+跨境金融”相關服務場景落地,賦能航貿領域數字化轉型,助推上海區塊鏈創新發展。此外,上海“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建設,億通也正積極參與。
使命催征,干勁滿滿。上海南虹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雄說,“我們要充分發揮好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好大虹橋作為國際貿易建設新平台的職能,加快打造高流量的國際貿易新經濟。”“下一步,南虹橋集團國際貿易事業部將為企業提供相關貿易投資政策紅利資訊,通過企業走訪等方式,建立多層次溝通機制,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堵點、難點問題。同時,我們將進一步推進貿易數字化賦能,加快集聚數字、服務、商品等各類貿易主體,助力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張雄說。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上海要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扎實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在臨港新片區率先開展壓力測試,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對此,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說,臨港集團黨委將堅定圍繞大局、立足全局,當好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區域轉型和城市更新的建設者。這包括,聚焦臨港新片區國家戰略,加快打造滴水湖金融灣,建設國際數據港,推動新片區拓展特殊經濟功能、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圍繞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大飛機園、國際氫能谷、動力之源等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提升漕河涇、浦江、鬆江、南橋等重要承載區,推進桃浦、南大西北片區一體化發展﹔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臨港集團還將推進滬蘇、滬浙、滬滇、滬黔等跨省域產業合作,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同樣,得益於浦東新區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高橋石化也正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聚焦綠色低碳,發揮浦東區位優勢,做強產業能級,全力打造安全、綠色、領先的城市型工廠。高橋石化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淨依說,高橋石化是自貿區最大的實體企業,在產業結構上將積極求變,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並行,加快煉油節能降碳和環保減排改造,持續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強度,同時加大光伏項目建設力度,推進海濱碳匯林建設,構建綠色低碳產業模式,在主動轉型進程中全方位融入上海發展戰略布局、服務上海經濟發展。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賀青表示,市國資委系統將圍繞上海更高起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謀劃和實施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圍繞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國資國企全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做好國資國企工作的施工圖和實景畫。
以政策突破護航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需要突破性政策的護航。在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的生物醫藥領域,上海市藥品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徠介紹,上海市藥監部門正扎實推進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建設,通過建立“一清單、兩優化”生物醫藥創新全程服務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能級,排摸創新產品注冊需求,為生物醫藥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共享服務平台,協助遴選和推薦創新、優先產品。下一步,市藥監部門將繼續加強與國家藥監局藥品、醫療器械兩個長三角分中心的合作共建,持續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和提質增效擴能,全力幫助企業把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為新產品、轉化為生產力。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也需要人才資源和法治環境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的重要講話為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上海市人社局專技處處長祝穎華說,“我們將持續聚焦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工程師、博士后等群體,加快重點區域和領域人才評價工作創新試點,有序推動職業資格國際互認,不斷優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在激勵、評價、培養、使用等方面進一步放權鬆綁。同時,也將持續加大全生命周期和全鏈條的服務保障力度,努力為人才心無旁騖搞研究、放開手腳干事業創造良好條件。”
上海市司法局仲裁處處長徐勇介紹,近年來,上海積極推進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建設,上海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聘請了來自百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900位境外專業人士擔任仲裁員,能使用40多種語言裁決案件。如今,上海已是全球仲裁機構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也是排名前列的最受歡迎國際仲裁地。接下來,上海將繼續推動仲裁業務對外開放落地落實,提升仲裁跨境服務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
上海市司法局律工處處長葉斌也亮出喜人數據——目前,上海常住人口的律師萬人比接近15,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其中涉外律師佔律師總數的10%,137家境外律所在上海設立代表機構,是我國境外律所設立代表機構最多的地區。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中外律所互派法律顧問、中外律所聯營等試點,一站式、跨法域的法律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今后,上海還要充分塑造和釋放法律服務業作為專業服務業的功能效應,為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強化“四大功能”提供有力支撐。(解放日報記者集體採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