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睦鄰,點亮楊浦“社區一家親”的萬家燈火

2023年12月06日15:42 |
小字號

社區中的個體,仿佛“如豆一燈”,但握指成拳、匯聚成團,便構成了“社區一家親”的萬家燈火。

她的家裡,小區各樓棟電梯加裝的材料裝了滿滿一箱——曾經的“懸空老人”從零基礎學起,漸漸成了能看懂門道的“內行”、居民加梯的“顧問”。樓上樓下互相體諒,政策“一路開綠燈”,老兩口的“電梯樣板房”,在小區開始“復制粘貼”﹔她和幾位鄰居“趕工”,為“小哥驛站2.0版”送上“開業大禮”——保溫箱內溫著“冬天第一杯奶茶”,抽屜裡有序擺放著棉手套、口罩、暖寶寶等防寒用品,居民們的善舉,點亮的不僅僅是戶外工作者心靈的燈……

“懸空老人”從外行成內行,“小哥驛站”從1.0版升級至2.0版,其實就是從“陌鄰”邁向“睦鄰”的過程。如果每個“如豆一燈”都努力發光,必定會推動各個自治項目火熱開展,居民自治不斷迸發的活力也必將推動社區的高質量發展,共建共治共享之下,“社區一家親”的萬家燈火將愈發耀眼璀璨。

老兩口的“電梯樣板房”,如何在小區“復制粘貼”,並且“行穩致遠”?

王根妹,今年77歲,是五角場街道北茶園小區居民,她和老伴都腿腳不便,幾年前王根妹的家成了“電梯樣板房”,老兩口享受到了“上上下下的便利”,在小區“引起了轟動”。

近日,記者在王根妹家看到,小區各樓棟電梯加裝的材料裝了滿滿一箱。說起加裝電梯,王根妹“如數家珍”:“一梯三戶的樓棟我們有電梯錯層入戶的方案,一梯四戶的樓棟可以平層入戶,講究採光的用落地玻璃,講究通風的雙向開門……”很難想象,這位曾經的“懸空老人”從零基礎學起,漸漸成了能看懂門道的“內行”、居民加梯的“顧問”。

北茶園小區如今的面貌,與幾年前已是大相徑庭,將近三分之一的門棟“圓了電梯房的夢”,僅今年一年,就有12部電梯投入使用,另有多部電梯即將開工或竣工。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系統工程,如何做到加梯“無礙”,成功加裝后又將如何“行穩致遠”?

圖片

“隻要看黃沙和水泥的配比,我就知道工程有沒有搗糨糊”

“我們許多老鄰居是老黨員,本該好好享受生活卻礙於幾階樓梯爬不動。”王根妹是小區加裝電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時,電梯能不能裝、怎麼裝,政策沒有如今這般明朗,光是加蓋一個公章可能要涉及政府多個部門的審批,可想而知,對一位古稀老人來說,厘清電梯加裝的全流程絕非易事。王根妹說,盡管難,但她幾乎沒有打過退堂鼓,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這些老鄰居。

當時,北茶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吳曉琴走馬上任不久,得知小區中像王根妹這樣的“懸空老人”不在少數,吳曉琴也有意推動加裝電梯。經多方聯系,吳曉琴帶著一群小區的加梯帶頭人踏上了參觀學習之路,他們的“打卡足跡”甚至延伸到了外省。“一定要讓我們居民多看樣板,多學經驗,爭取少走彎路。”吳曉琴說,由於缺乏經驗,此前小區一部電梯在施工過程中碰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進度一再被拖延,此次重啟加裝,大家都決心“穩扎穩打”,在摸索中前進。

圖片

經過幾輪調研,居民們最終敲定了施工單位。電梯加裝有了眉目,被正式提上日程,可王根妹的心還是“定不下來”。“我是加裝電梯的發起人,大家又很信任我,電梯質量好不好,我要對鄰居們負責。”可加裝電梯這麼專業的工程,怎麼把關?憑著退休前在港務局工作的經驗,王根妹發現電梯和以前單位吊車的原理有相通之處,於是,她零基礎學看圖紙,了解結構,從挖基坑開始堅持現場監工,看著看著就“看會了門道”。王根妹笑著說:“現在我隻要看工人黃沙和水泥的配比,我就知道工程有沒有搗糨糊。”

七旬老人“日行萬步”,堅持到各個點位為鄰居加梯當“監工”

不久后,王根妹家成了“電梯房”這件事,上了小區的“熱搜”,大家紛紛來試乘體驗。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還是有電梯好啊”“看來我們小區電梯確實能裝”……眼見為實,當看到“活生生的電梯房”出現在自家小區,居民們的顧慮逐漸消散,許多人紛紛找王根妹請教。

圖片

經驗是分享了,但能把關加梯質量的“內行”畢竟是少數,在居民們的邀請下,王根妹干脆當起“顧問”,就像給自家樓棟裝電梯那樣,堅持到各個點位“監工”。在居民王桂鳳的記憶中,那時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日行萬步”,“最多的時候,小區十幾部電梯同時開工,但點位分散,王根妹每天堅持在開工前逐個踩點,在工人下班后及時復盤,一發現問題馬上溝通督促解決,實屬不易。”

王根妹為鄰居“日行萬步”、把關加梯質量,其實是“熟人社區”中濃濃“人情味”的一個縮影。在王根妹看來,比起流程,推動加梯,其實“人的工作”才是最難的,做“人的工作”就需要“人情味”。“樓下的體諒樓上的出行不便,樓上的感激樓下的舍棄利益。”

記者了解到,北茶園小區有許多樓棟在加裝電梯時,高樓層住戶主動給低樓層住戶經濟補償,在設計方案上,也首先把對低樓層住戶的通風採光影響降到最低。此外,低樓層的公共空間全部鋪設新磚,刷上新漆。

政策的“一路綠燈”,讓加梯工程“如虎添翼”

“最難”的解決了,再加上政策的“一路綠燈”,自然是“如虎添翼”。

近年來,政府不斷推進電梯加裝工作提速。以北茶園小區為例,最初加梯需要三年時間准備,如今隻需一個半月,一部電梯就能落地。

圖片

早在2019年,五角場街道就發布了全市首張區域多層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地圖。2020年,升級版地圖從以小區為單位變成精確到樓棟,方便居民按圖索驥。不同顏色的樓棟代表不同的加裝條件和進度——綠色是完全具備條件的房屋,藍色是基本具備條件,橙色是條件較差,紅色是不具備條件,灰色是高層或底層等不需要加裝電梯的房屋。居民有疑問還可撥打地圖上專業加裝電梯機構的電話咨詢。地圖上方也有一個加裝電梯前期服務指南,彩色箭頭清晰列出了加裝電梯的“七步走”。

記者在北茶園小區走訪時發現,部分電梯廂內還有廣告位。王根妹透露,廣告收入將作為居民們的公益性收入,完全可以覆蓋電梯的運營費用。而加裝電梯后多出來的公共空間,居民們也在小心翼翼地維護。以52號樓為例,每個樓層都擺有綠植,生機勃勃。“我們大家都約好不堆雜物,定期清掃,共同管理好公共空間。”52號樓一位居民告訴記者。

圖片

“現在,我們每個門棟都有自己制定的電梯使用公約。居委會也在積極成立加梯小組,發動老黨員,引導居民自治,爭取早日讓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上上下下的便利’。”吳曉琴表示。

小區門口,快遞小哥喝上了居民們請的“冬天第一杯奶茶”

前不久,尚景園居民白雲和幾位鄰居正在“趕工”,心靈手巧的她們把“絨絨暖意”織入大紅色圍巾,為“小哥驛站2.0版”送上“開業大禮”,“希望能給他們帶來暖意。”白雲說。

掐指一算,快遞員丁玉洛為尚景園小區提供配送服務已經六年有余,“小哥驛站2.0版”“開業”當天,看著保溫箱內溫著的“冬天第一杯奶茶”,抽屜裡有序擺放著的棉手套、口罩、暖寶寶等防寒用品,丁玉洛說:“感謝居民對我們的關愛,感恩。”

圖片

尚景園是公租房小區,有16棟樓,租戶1900余戶,人員流動性大、雙職工多、居民缺乏歸屬感是其顯著特點。然而,今年樓道內出現的一個愛心置物架,讓許多居民“擰成了一股繩”。這個置物架,是居民自發設置的,上面放著飲用水等物品,供快遞、外賣配送人員等戶外工作者按需取用。不少人看到這一善舉后,紛紛拿來各種補給品,還制作了留言板。就這樣,樓道裡的愛心置物架,逐步變成了小區門口的“小哥驛站1.0版”。

居民們的善舉,點亮的不僅僅是戶外工作者心靈的燈,還點亮了“社區一家親”的萬家燈火。“自此以后,大家都很積極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覺小區的公益氛圍、鄰裡關系更好了。”居民胡國萍說。

圖片

今年7月,新江灣城街道發布新時代《居民公約(指導大綱)》,尚景園被列為試點居民區之一,先行推進公約的制定。經居民代表共同商議,目前已將“熱心社區公益事業”寫入居民公約,使其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則。

《“小尚”居民公約》號召居民走出家門,積極參加社區睦鄰文化活動和各類健康向上的集體活動,消除“鄰居相見不相識”的隔閡阻礙,大家共同建設友好睦鄰的文明社區。

圖片

從“陌鄰”變“睦鄰”,共建共治共享之下,一個個自治項目在居民身邊落地,抽芽吐綠,開花結果。“在居民公約引導下,像小哥驛站、閑置銀行等自治項目火熱地開展起來了。”新江灣城街道尚景園黨支部書記於曉林表示,自治項目的火熱開展,充分調動了大家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居民間的交流溝通和社區凝聚力都增強了。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