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滿負荷”運行,這裡多管齊下應對診療高峰

近日,兒科診療高峰備受社會關注。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開學以來,兒科就診量明顯上升。最近一周,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日均門急診就診量達到220余人次,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較上周環比增長5%。

日前,3歲的千千(化名)高燒不退,父母擔憂不已,帶著他來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就診。秋冬季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兒科診療區域“爆滿”。當天盡管已到午飯時間,但門診外依然排著候診的隊伍。看到病懨懨的千千萎靡地蜷縮在爸爸的懷裡,兒科主任張季紅輕輕地抱起了他,給他做體格檢查,並詳細地詢問孩子的病況。經過檢查,孩子被確診為肺炎。醫生安慰父母道,孩子的病情盡管有點嚴重,但是完全可以治愈,不用太擔心。經過兩周規范化藥物治療,千千恢復了健康,他開心地張開雙臂,擁抱了溫柔守護著他的白衣天使。
從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兒科診斷來看,近期接診患兒主要以呼吸道支原體感染合並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感染為主,病情較為復雜多變,甚至有發展至危重症的患兒。
由於目前兒科門診、發熱門診和病房都是滿負荷運轉狀態,醫院多部門通力協作,全力為患兒提供便捷、規范、溫馨的診療服務。

個體化治療,組團式呵護
肺炎支原體是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兒童和青少年作為易感人群,往往是最容易中招的。“肺炎支原體既不屬於細菌,也不屬於病毒,因缺乏細胞壁,故對作用於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如頭孢類、青霉素類天然耐藥。”張季紅介紹,臨床上合並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兒較為多見,一旦病情多有反復,遷延難愈,極易出現生命危險,需密切關注。

咳嗽不止、反復發燒的童童(化名),連用5天阿奇霉素也沒有取得明顯療效,輾轉來到醫院兒科門診就診。胸部CT檢查發現,童童肺部有大面積感染,被確診為重症肺炎,需要盡快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瘦弱的童童高燒不退,胸口極大地起伏著,虛弱地一句話也說不出,父母也焦急萬分。醫護團隊迅速開展規范化救治,吸痰排痰、霧化、抗炎,全程密切監護病情變化,多次調整治療方案,最終穩住了病情。經過醫護團隊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療,患兒大片肺部病灶吸收,最終順利出院。
醫生介紹,肺炎支原體的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中兒童常用的是阿奇霉素,根據患兒病情使用2-3個療程。對於干咳明顯影響休息的孩子,可酌情使用鎮咳類藥物。同時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要保障充足的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合理飲食,高熱時宜清淡飲食,進食易消化的食物,還要保証水和電解質的平衡。
多部門協作,流程優化提升就醫體驗
10月下旬以來,兒科門診量居高不下,即使午休時間也依然是人滿為患的景象。坐診的醫生們認真接診每一位患兒,耐心解答家長的疑問。醫院食堂送來的飯菜,經常在他們的辦公桌上涼掉了……

走廊裡,僅有的兩張長坐凳早已坐不下大規模的候診人流,更何況還有需要輸液的患兒及陪同的家屬。為此,醫院門急診辦公室、后勤部門在兒科就診的走廊裡增設了舒適的座椅和移動式輸液架,為前來就診的患兒及家屬營造了便捷舒適的就診環境。這樣一來,盡管候診時間比以前長,有了座位的家長們也多了幾份安心。

考慮到很多患兒因反復出現呼吸道感染,容易出現耐藥情況,因此,豐富的藥物儲備和供應是維持治療服務水平的強有力保障。目前,療效好的藥物一旦出現緊缺,醫院藥劑科都會迅速補齊,為兒科醫生的治療工作鋪平道路。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