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微笑牆、便民服務、社團活動……當“衛生死角”變成公共空間

2023年11月22日15:33 |
小字號

破舊“衛生死角”

如何變成嶄新的公共活動空間?

圖片

小區公共空間是居民們休閑娛樂、學習交流的家門口好去處。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誕生”了許多集中安置小區。由於居住人口多,小區面臨公共活動空間不足的困境。

楊浦區大橋街道的水月坊小區屬於舊改安置小區,總計776戶居民,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60%,是深度化老齡社區,獨居老人比例也遠遠超過一般商品房小區。此外,水月坊小區還有一個特點:活動團隊多,來自“五湖四海”的社區團隊因為舊改聚集到了一起。這樣一來,社團活動嚴重缺乏公共活動空間,各類跳舞、拳操團隊對於活動的訴求難以得到滿足。

如何“挖掘”出更多的活動空間?在水月坊小區二號樓、三號樓1樓有不少閑置的公共空間未被開發和利用。為進一步提升公共空間的服務能級,拓寬小區公共空間面積,近期,月坊居委通過多次現場會、居民懇談會以及走訪調研,決定對水月坊小區三號樓1樓超過300平方米左右的閑置空間進行微改造,全面提升社區微空間的實用性、美觀性、文化性。

“軟硬兼施”,閑置空間華麗變身

由於長期閑置,小區三號樓1樓鋪地破損、花壇破舊、牆面損壞嚴重,還是“衛生死角”,堆放大量雜物。

在硬件方面,此次微改造拆除了廢舊花壇,鋪設了瓷磚,重新粉刷牆面,加裝門窗,使整體環境上煥然一新。此外,還加設了包括人民城市、愛在鄰裡、居民公約等宣傳版面,提升空間品質和內涵。

在創新設計上,居委特別在空間加設了“微笑牆”,記錄居民的每一個微笑瞬間,讓空間成為名副其實的“微笑小屋”。

圖片

為了豐富公共空間的功能,在軟件方面,月坊居委積極與黨建聯建單位合作,將空間打造成“健康驛站”,分別在每周一、周二、周四提供測量血壓、血糖、老年人理發、口腔檢查、中醫理療等多項服務,極大方便了社區老年人,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圖片

為了保証社區團隊活動的順利開展,居委根據社區實際情況,邀請所有水月坊文藝團隊共同協商,將各支隊伍的活動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並“上牆”公示,保証每個社團都能正常開展活動。

“居委會還根據團隊性質,牽頭向社區公開招收隊員,讓居民文化需求得以滿足。今年年末,居委還將牽頭組織一場大型文藝匯演,邀請廣大居民一同參與,見証自治項目成果。”月坊居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了更大的社區公共活動空間,居民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熱情也有了極大提高。

圖片

以公共空間建設推動多元主體共治

此次水月坊閑置空間微改造項目圓滿“收官”,是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共同維護、共同管理的結果。此前,為確保改造順利進行,月坊居委採取了“1+1+1+6”的模式,即街道統籌經費+愛心企業贊助+居民捐贈+6個團隊募捐的形式,籌集項目資金以及若干沙發、桌子、椅子等,提升改造效率,增強鄰裡之間的感情。

圖片

“此次水月坊閑置空間微改造項目,首次採用團隊加居民全程參與設計、幫忙施工的形式,開了15場‘現場會’,保証了全過程人民民主,讓居民既是設計師也是品控師。”除了社區居民和團隊的參與,項目也得到了黨建聯建單位等提供的協助,不少共建單位更是直接參與了社區公益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目前,月坊居委會正積極開展“有困難找居委,大調研、大走訪”活動,通過深入居民內部,了解居民訴求,為實現社區治理現代化開啟“加速度”。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