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揭牌!

近日,
上海金山茶葉科技小院揭牌儀式
在位於楓涇鎮的滬楓茶園舉行,
這是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
印發的
《關於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中
確定的68個單位的
780個科技小院之一,
也是上海市交通大學首次獲批的
六家科技小院之一。
科技小院是一種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研究生培養新模式,即研究生培養單位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著力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農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小院”雖小,卻大有作為。據了解,上海金山茶葉科技小院依托滬楓茶園,採用“政府、高校、企業、農民、科技”五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科技轉化+產業服務”體系。在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的支持下,科技小院在技術服務、科研攻關、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開展了系列科普活動,為中小學生普及茶知識,弘揚茶文化。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二級學院,有三個學科入選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黨委書記侯士兵表示,要以科技小院為紐帶,與高校科技推廣幫扶、知農愛農人才培養相結合,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全面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從而努力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2012年,滬楓茶園負責人張杰通過“換土改良法”的創新實踐方式,在楓涇鎮下坊村創辦了市域內最大規模的茶園——“滬楓茶園”,讓上海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本幫茶”。茶園佔地400畝,每年可產有機茶1.5萬斤,並被上海市茶葉行業協會兩次評定為全市唯一的“行業推薦特色茶”。
張杰表示,未來將繼續以科技小院建設為契機,加強與交大科研團隊合作,努力踐行產學研模式,開展茶葉品種培育改良、綠色生產加工銷售以及茶文化的科普,助力金山區進一步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