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上海最新駕校投訴率排序公布 這個問題投訴較多

2023年11月15日17:32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提示】我市最新駕校投訴率排序公布!這個問題投訴較多

上海市道運中心介紹,經統計,2023年10月,本市駕培行業投訴件1229件,其中,退費類投訴1125件(佔全行業投訴91.54%)。經分析,在退費類投訴中,有三分之一的學員不能提供與駕校簽訂的培訓合同作為退費依據。投訴率最高的十所駕校是哪些?退費類投訴中最常見的關鍵詞是什麼?有哪些投訴案例?詳見↓

注:投訴率以市道運中心接到的2023年10月份駕校投訴量與該駕校核定的培訓能力數量之比例。

與網絡招生平台“阡陌學車”有業務關聯的上海福龍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上海祥翔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上海星元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三家駕校投訴數之和佔10月份投訴總量的33.7%,上海恆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佔比10.4%。

消費提醒

請廣大有學車意向的市民擦亮雙眼,理性消費。選擇駕校時,切勿以“低價”或“熟人介紹”作為首選條件。據不完全統計,“低價”“熟人推薦的教練”“網絡平台團購”“微信轉賬給教練”是退費類投訴中最常見的關鍵詞。

學車不建議“沖動消費”或“盲目報名”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是服務型消費,駕校提供教練員帶教服務和場地、車輛等培訓設備,而掌握駕駛技能需要達到一定的操作培訓學時,因此可供壓縮的成本空間不多。有學駕需求的市民應理性選擇正規駕校。建議本人前往駕校報名(查詢駕校方式可見下文),掌握駕校情況,了解學車流程,再簽訂培訓合同,並在駕校窗口支付費用並索取支付憑証。

常見投訴案例:

消費者受網絡平台低價促銷吸引,沖動報名,過一段又時間不想學了,但網絡平台不予退費或要扣除一定比例手續費。

“熟人介紹”並非一定安全可靠

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不少消費者更願意通過“熟人介紹”等方式報名付費。建議廣大市民在報名時,切勿在沒有落實駕校、簽訂培訓合同的情況下,直接將費用轉賬或支付給“教練員”個人。在沒有與駕校建立培訓關系、簽訂培訓合同前提下,后續學車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

常見投訴案例:

1、消費者未在正規駕校現場報名付費,或未與正規駕校簽訂培訓合同,導致無處學車、退費無門。

2、消費者無法聯系到付費教練員,僅能提供個人微信轉賬截圖,除了接收轉賬人的微信頭像和姓氏外,無法提供其他任何信息。交通管理部門查不到相關教練員或所屬駕校,無法協助退費。

3、消費者找教練員私下報名,僅支付了較低的報名費,但之后想正常培訓,卻被以各種名義要求支付其他費用,否則教練員就不給安排或態度惡劣。消費者想要更換教練員,由於費用交給教練員個人而非駕校,給協調處理帶來難度。

學車建議

1、選擇駕校。市民可以通過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網站(網址為:https://dlysj.sh.gov.cn/)、“上海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網站”(網址為:www.shjpxh.org.cn)查詢本市具有培訓經營備案資質的駕校名錄。

2、報名流程。請前往駕校設立的經營服務窗口報名,與駕校簽訂本市市場監督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的《上海市機動車駕駛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約定合同期限、培訓內容、培訓學時、培訓服務地點、培訓費用、退學退費和違約責任等合同要件。簽訂《培訓合同》后,按合同約定交納學車費用,並妥善保存《培訓合同》和培訓費發票憑証。學員有權拒付《培訓合同》約定以外的費用。

3、學時確認。在培訓過程中,學員應在車載計時設備上用指紋簽到、簽退,並在《教學日志》(培訓手冊)上簽字確認。

學員完成《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各教學部分培訓學時后,應登錄微信平台,確認所有學時真實有效后,方可預約相應科目考試。

建議報名學車的市民了解《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學時要求,確保順利開展學車培訓,扎實掌握安全文明駕駛技能。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

4、依法維權。市民在學車過程中如遇到駕校或教練員教學服務質量問題,請收集並保留相關証據(包含但不限於《培訓合同》、發票憑証等),向所屬駕校投訴負責人反映(上海駕校計時培訓管理服務平台公眾號學員界面),也可按培訓合同條款向上海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

友情提示

未按上述報名流程報名學車的,存在較大風險,難以維護學員自身的合法權益。市道運中心結合當前本市駕培市場實際狀況,友情提示如下:

1、未在本市有資質的駕校報名學車,或是聽信“代理人”安排,培考異地分離(先到外地參加科目一考試再申請轉入本市參加后續考試,並且實際在本市接受培訓),難以保障培訓服務質量和學車合法權益,極易產生糾紛,給維權帶來困難。

2、無法提供《培訓合同》、培訓發票憑証的,如發生侵權糾紛,投訴將難以處置,給維權帶來困難。

3、切勿與沒有資質的駕校、網絡招生平台、中介機構或教練員私下約定學車事項並完成報考手續,切勿將學車培訓費用私下交給個人,切勿相信所謂“買保險”可以通過考試的承諾。

資料:市道運中心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