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樂高樂園,金山這裡將描繪全域“公益助農地圖”

助農糯玉米有了“可愛”加成,好像真的可以更香甜。
近日,第八屆新東苑杯“王牌小主持”十強展示暨《成長ING》主題活動在上海城市劇院舉行。來自“愛駐同心”的小小志願者芷兒以《幸福事兒》演講了她參與“愛駐金山糯玉米”公益助農項目的故事,並獲得了2023第八屆王牌小主持“特等獎”。
年僅8歲的芷兒,已經走過了整整6年的公益之路。她從2歲起就跟著媽媽參加社會組織的公益活動,5歲正式注冊成為“小小志願者”,如今她已經是一位“資深老志願者”了。2022年10月,芷兒跟著媽媽來到金山區泖橋村,參與“愛駐金山糯玉米”公益助農項目。在征得授權后,芷兒手舉糯玉米拍攝的一組照片登上了公益組織的公眾號和線上銷售平台,成了“愛駐金山糯玉米”的代言人。
“公益成為了志同道合者的紐帶,公益也陪伴孩子的成長。芷兒是我們公益伙伴裡一個特殊群體的代表,在泖橋村的玉米地裡,我們有著一大群‘小可愛’代言人。”鄉村振興助力員、“愛駐金山糯玉米”公益助農項目負責人周金晶說道。
被芷兒帶到上海城市劇院講述的“愛駐金山糯玉米”的故事,遠比舞台上所呈現的更有縱深。
2021年,已經從事公益組織工作3年的周金晶參加了一場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1年社區社會組織領軍人才培訓班”。此后,她花了2個月時間走了長三角多個鄉村,最后選中了泖橋村作為公益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力點”。
當時的泖橋村沒有物產資源,沒有自然風光資源,也沒有基礎產業。然而,周金晶卻看到了它無法被替代的可貴之處:“從上海虹橋站坐高鐵到金山北站隻需要18分鐘,從金山北站到村委會,隻有2.3公裡,騎車隻需要12分鐘。村子旁邊是正在建設的上海樂高樂園。”周金晶要做的,就是喚醒這片守著“流量”沉睡的土地,為它量身定做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
前期,周金晶了解到,在社會組織進入鄉村之前,有40名市、區駐村指導員來到金山各村,為各自駐扎的村子帶來了一些項目,並且開拓出了一條“黨建+幫扶+公益+志願”操作路徑,創立起了一個名為“愛駐金山”的公益品牌。2022年春節,周金晶策劃了一場“常回家看看”的活動,邀請往期駐村指導員、社會愛心人士來到泖橋村這個“駐村指導員”之家,探望村中老人,一起吃頓年夜飯。
周金晶在活動中認識了2021年3月來到泖橋村的駐村指導員張一波。做為曾經的金山區駐村工作組組長,張一波負責同一批次40名駐村指導員的聯絡工作,並且以“一村一畝”的形式在泖橋村開辟了40畝土地種植糯玉米,所得收入用於幫助各村的困難人群。張一波說:“我們的駐村時間有限,但這個公益品牌要一直做下去。”周金晶的出現,恰好解決了公益品牌運營的人員和機構問題。而糯玉米項目也給周金晶送來了在她熟悉的公益領域發力的“抓手”。
在討論中,“鄉村振興助力員”這一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在鄉村振興事務中的角色名稱也確定了下來。周金晶通過由2021社區社會組織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16家社會組織的22名負責人代表在泖橋村自發共同設立的“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申請注冊了“愛駐同心”社會組織,持續打出了“愛駐金山,你我同心”的口號,開始打造一個“不撤退”的鄉村振興工作站,接力孵化駐村指導員們播種的“種子”,進一步縱深挖掘40畝糯玉米帶來的社會效益。
今年6月,泖橋村的玉米基地遭遇水災,搶收和銷售成了大問題。在韻達基金會的幫助下,採收下來的玉米被快速送往城市社區。龍柏第一小學、上海立達學院、社區團長等社會力量開展公益助農志願服務,總計認領糯玉米8000余根。天氣轉好后,周金晶還組織了一場城市孩子進村採摘玉米的活動,邀請家長帶著孩子來認識農村,體驗農活,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7月,第三批金山區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指導員)來到楓涇鎮,與“愛駐同心”攜手維護“愛駐金山”這個公益品牌。近日還推出了“益田稻米”公益活動,邀請城市小小志願者參與農耕農作,項目收益將繼續用於服務農村弱勢群體。
從泖橋村開始,卻不局限於泖橋村。周金晶借助金山北站與未來上海樂高樂園的流量紅利,挖掘出了村子的“閃光點”,打造出了一張金山文旅的“名片”。據守著金山北站這扇“任意門”,泖橋村也可以成為長三角周邊城市“進入”金山區的“第一站”。
從泖橋村出發,周金晶與公益伙伴探索著楓涇鎮其他有趣的地方,中國故事村新義村、中國農民畫村中洪村……周金晶不斷收集著楓涇鎮乃至金山區的文旅研學基地,希望能設計出多條適合不同人群的公益體驗路線。在金山的其他鄉鎮,有著不少好吃卻“不會吆喝”的農產品,周金晶採用“社區公益+短途採摘游”的模式完成了資源匹配,為“田頭直出”的農產品找到了消費人群。未來,“愛駐金山”推廣的助農產品種類和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最終繪制出一張能夠覆蓋整個金山區的“公益助農地圖”。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